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回忆三(1 / 2)

回忆三
兜兜转转, 楚珩也在扬州过完了第一个新年,他以为这个冬天会很难熬, 但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他跟母亲离群索居,没有亲眷可走访,也无人送节礼, 但, 他心里却出奇的平静和坦然,比起宫中你争我斗、波谲云诡, 也许现在还更好。
其实节礼也是有的——前门上的小姑娘没一刻忘怀他, 临除夕还专门送了打糕和炖得酽酽的牛肉羹来, 说是本地特产。
楚珩的舌头是被养刁了的, 略尝了尝, 觉得滋味不算很好, 但是很能暖身,在这连日大雪天里,很能帮助抵御寒气。
他依旧平静地道谢, 除此再无二话。当受恩变成种习惯, 仿佛连他都变得理所当然——楚珩很怀疑自己是否故意在吊这姑娘的胃口, 所谓欲擒故纵即是。
纪雨宁自然察觉不到这些小心思, 依旧喋喋不休地向他倾吐烦恼, 每逢过年都有走不完的亲戚,两条腿几乎累断, 童心未泯的大哥还得跟她抢压岁钱, 倒不如不过呢。
她之所以这样放心向他倾诉, 却是知道楚珩在此并无朋友,又最是守口如瓶。楚珩也自觉得奇怪, 往常他是不耐烦听这些八卦的,连对自家妹子都不肯假以辞色,何以在她面前却屡屡乖巧退让,还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楚珩只能解释为入乡随俗,他远来是客,总得顾着主人家的面子,何况收了人家不少好处,帮忙宽解也是应该的。
话虽如此,他的注意力却不在那些牢骚上,只顾盯着对面粉团子一样的脸容,以及那两片花瓣般嫣红的嘴唇。
她今日应该特意搽了点口脂,否则色泽不会这般强烈。楚珩想到那句“女为悦己者容”,不经意倒心如擂鼓。
初七之后,石太后生起了病,她这一向脾胃不调,又总吃得少,楚珩就疑心是饿出来的症候,哪知纪雨宁瞟了眼,就肯定地道:“不对,肯定是小肚子那里不舒服。”
石太后离宫前刚刚小产,月子里想必没调养好,楚珩紧紧皱起眉头。倒不是缺钱——卖掉几样饰物还是付得起医药费的,只是石太后一向孤介好强,哪里肯让外头的大夫给她看诊,又是妇人内症,忒难为情。
纪雨宁想了想,“我知道和济堂有个女郎中,医术比起坐堂的也不差什么。”
楚珩忙道:“那我去请。”
“她是不接诊的,除非上门。”纪雨宁一只手按在楚珩胸口,也许是无意,可楚珩却感到微微的不自在,亦且有些脸红,忙躲了开去。
正踌躇间,纪雨宁已朗然笑起来,“不过我爹常跟和济堂做生意,看在他老人家的面子,也许会同意也说不定。”
石太后此刻疼得翻来覆去,自是不宜挪动,楚珩只好劳烦她跑一趟,纪雨宁自是却之不恭。
他看她还有些言犹未尽之意,心下倒泛起嘀咕,难道是等着自己开口?
元宵将至,少男少女惯例要相邀出游花灯会,楚珩自幼长在禁宫,于此道却生疏得很,万一他表错了情,岂非徒惹笑话?
况且,似这般美丽的姑娘,理当是不乏男子追求的。她今日许是心血来潮,自己如若当真,对两家的关系都不利。
楚珩唯有继续保持沉默。
纪雨宁看他久久不言,脸上仿佛有些失望,赌气转身离开:“我这就帮你去请那位医女。”
楚珩:……
他模糊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虽然站在他的立场是全然无辜的。
没多久,和济堂那位女郎中果然登门,从她口中,楚珩得知纪雨宁三请四接、还备了厚礼,若非看在纪家面子,她是决计不肯劳动大驾的。
楚珩唯有汗颜,待要找个机会向纪雨宁答谢,却再不见她踪影。
直到元宵那天,他早早翘首以盼,想着她若来寻他,他必定主动邀她同去,然而直至天黑,巷子里都挂上彩灯,门前依旧杳无人迹,辗转打听才知,纪家大姑娘已经跟几个手帕交到集市上去了。
楚珩一时倒说不上什么心情,是失望,还是懊悔?他与她相识未久,情义本不到很浓烈的程度,然而几日未见,他便怅然若失,仿佛腔子里空了一块似的。
楚珩返身踏入幽暗的里屋,这屋子太大,太宽绰,原本是它的长处,可是如今,却也成了楚珩嫌恶它的地方——像一处远离人烟的幽冥洞府,处处都是飘飘荡荡的鬼影,没有半分活人气息。
石太后今早刚施了针,半边身子仍是僵的,只能草草卧在床头,见儿子进来,她便说道:“你要是嫌闷,就到外头去转转吧,我这里不需人伺候。”
也怕把儿子催逼狠了,学业固然要紧,但只紧弦不松弦,恐怕倒憋出毛病来。
楚珩胡乱抹了把脸,“不用,我陪着您就好。”
说罢就将厨房里煎好的汤药端来,准备喂母亲喝下。
他是个孝子,这些年没有一丝一毫违拗过父母的心意,但,知子莫如母,石太后怎会看不出他的心事?
她缓缓啜饮着乌沉沉的汤药,却轻叹道:“那纪姑娘长得好,又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母亲也喜欢她,但……你们不该走得太近。”
当然是身份上的不合适,虽是从宫里被赶出来,可楚珩大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