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51章 30万个病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30万个病例(1 / 2)

第51章 30万个病例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赵一霖又一次看了一下墙壁。
“8个小时了。王艺,牛奶冷了吗?”赵一霖问。
“好了。”
王艺先给赵一霖,邹医生一人一杯。
刘牧樵处在无菌操作之中,自然,王艺喂给他喝那就成了很自然的事,刘牧樵也很自然,一口气喝了半杯。
“饿坏了吧?”
“还好。”
“你的精神我都在怀疑你是不是嗑了药。”赵一霖苦笑着说,“老了,真的老了。邹医,你怎么也和我一样,这个不成啊,你才三十多岁,就老了?”
“早就老了。”邹医生不得不承认。
“还喝吗?”王艺温柔地问。
“不喝了。”刘牧樵真不敢喝,站了几个小时了,精神没问题,再坚持几个小时都没关系,但要小便啊。
这是麻烦事。
掌握压力,他不敢让给赵一霖,也不敢让给邹医生,他必须自己亲自动手,这不是开玩笑的事,病人,现在是命悬一线。
“我准备慢慢减压了。”刘牧樵再次准备放血。上几次,都是在放血减压的时候再出血的。
“好。”
赵一霖和邹医生轮流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刘牧樵再不减压,他自己也受不了了,喝半杯牛奶,尿意更加明显了。
一点一点减下来,没出问题,再减,还好,没有明显反应,再减。
十分钟后,刘牧樵终于松了一口气,病人没有再出血。
抓紧时间,上一下厕所。
老半天,刘牧樵才回来。
“这是一个教训,今后一定要注意进水量。”刘牧樵进门就说。
“问题是,谁知道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外科医生好说,他们有计划,可以预计时间。”邹医生说。
“你这就不懂了吧?外科经常出现这种窘境,本来2个小时的手术,最后做出了4、5个小时。尿裤子的事又不是没有。”赵一霖说。
又观察了一个小时,病情稳定了下来。
这下,赵一霖真的站不住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在治疗盘上,幸亏王艺手快,扶住了他。
邹医生扶着赵一霖去了主任值班,自己又去抢夜班医生的床铺了。
“你呢?”王艺问刘牧樵。
“不睡了。”刘牧樵说。
“不睡了?还可以睡两个小时。”
“没有睡意了,王艺,我发现医院后门有一家粉馆,下锅粉特好吃。你下夜班时可以去吃夜宵。”
“现在可以吗?我请你。”王艺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来到后门夜市餐馆,老板笑着说:“你爷爷的病还没好啊?咿呀,有收获啊,钓到了一个护士妹妹,不错不错。又是下锅粉?”
刘牧樵很自然地笑了笑,“两碗下锅粉,都加一个鸡蛋。”
老板笑吟吟的在那里做事。
这时候,一群人走了过来,高声喊:“老板,来七碗下锅粉,要快,饿扁了,奶奶的,差不多一个通宵。”
老板忙说,稍等。
七个人,有老有小,一个中年人长得精廋精廋,嘴里骂骂咧咧,“这医院也不知是怎么搞的,一个晚上,又是输血,又是签字,一会说有希望,一会说危险得很。我就知道,他们是虚张声势。这不,好好的,说病情平稳了。”
刘牧樵一听就知道,就是刚才这个病人的家属。
王艺已经气得发抖,瞪着眼睛要发作。
刘牧樵轻声说:“别理,人家没文化。”
“也不能这样啊,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人都要累晕了,得到这样的回报,太不值了。”
“不是的,救活了病人,我们就值。”
“你这样想,人家不这样想啊。”
“无所谓,误会的事还少吗?”
邻桌的几个人还在骂骂咧咧。并且还商量着,万一出了问题,怎么找麻烦的事。
听不下去了。
赶紧把粉吃了,两个人走人。
再走在一起,清晨在河边散步,刘牧樵不敢,王艺也腼腆,心里虽然有一万个愿望,但还是分手了。
······
几个小时候,刘牧樵一进儿科,就把袁姗主任抓住了。
“到我办公室来!”
袁姗主任是安泰医院儿科专家,正高职称,今年本命年,48岁。
“我问你,你昨天怎么会想到47床病儿患的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应该是脑膜炎。”
“嗯,一个意思,你的思路,说说。”
“发热、脑膜刺激征、有鸽子接触史,这是初步的证据,最后是脑脊液,金指标出来了。”
“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分析太简单,拿给普通实习生也会这么考虑。关键是,你怎么会想到是它,而不是细菌性,包括结核性,病毒性脑膜脑炎?”
“凭直觉,凭经验。”
“凭直觉,科学,你说凭直觉?凭经验,你哪来经验?”
刘牧樵心里嘿嘿一笑,自己专家级的儿科疾病指南,所积累的病例个数是三十万个,什么经验没有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