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365章 高手邦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高手邦太(1 / 2)

第365章 高手邦太
刘牧樵随着龙教授来到皇家一号医院的示教室。
这一次,刘牧樵是做旁听者,他干脆坐在比较偏远的,挨着窗户的位子上。
他周围没有人。
服务生给了他一瓶矿泉水。
刘牧樵拿起矿泉水看了看,“噗!”笑了起来。
是一瓶出口版的农夫山泉。
在万里之遥还能喝到家乡的水,这世界,真的小啊。
现在在等一个人。
邦太。
邦太是个人物,在英皇家医院供职30多年,兼任10多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
现在他在剑桥大学医学院任教授。
他在世界三所医院成立了工作室,皇家医院是他主要工作地点,胰腺外科中心拥有300张床位,专家50多名,医生200多人。
这么多人,只有30个大专家是邦太聘请过来的同事,其他大多是邦太的学生。
虽说是学生,但他的学生,最低执业医生也是博士后,主治医生,而很多的人都已经被评定为副教授和教授。
说得更明白点,他的学生随便放出几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专家。
邦太本身是皇家科学院的终生院士,还是7个国家的外籍院士。
邦太是天才,31岁第一台胰头癌主刀,36岁成名,44岁加入“国际精英协会”。
现在世界各地有60多个国家都是他的客户,一年做的手术接近500台,其中五分之三是飞刀。
他和滕策相比,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他们是同一个档次。
只是,滕策更倾向于满天飞,人也嚣张一些。
邦太今年56岁,正是年富力强,在胰腺外科界再辉煌20年没有一点问题。
他最成功的例子是给一个胰头癌手术,腹主动脉浸润了三分之一,他竟然剥离成功。
当时,这一成功案例轰动了整个胰腺界。他也因此奠定了胰腺界大佬的根基。
今天,他本来要到别国做一台胰腺手术,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手术取消,他才有机会来阿迪国做手术。
当然,他知道阿迪国已经请了一个叫刘牧樵的人。
这人,没听见过啊。
他查了查“世界精英协会医生分会”名单,没有刘牧樵的名字。
然后又在电脑上搜索了刘牧樵,有,有这人。
不过,此刘牧樵不是彼刘牧樵。
网上的刘牧樵有几篇论文,SCI,论文水平还很高,有脑卒中治疗进展的论文,有脑干穿刺方面的论文。
人才啊,怎么没有进入“精英协会”呢?
他是神经学科的。
再仔细查,邦太有些毛骨悚然,神经内科出大人物了!
在脑干上做穿刺的,并且是几十例成批次做,那就不是偶然碰运气的事了,是正儿八经的突破。
不过,神经内科与胰腺外科挨不到边,今生今世,也不可能遇到这个刘牧樵。
为了慎重起见,邦太在刘牧樵名字后缀一个“胰腺癌”,再查。
没有。
咦,有。
有一条小报道,他和龙教授一起做手术,用的是Vilishi术式。
再查,就没有了。
应该就是这个刘牧樵了。
名不见经传啊!
没事,也就是一个能够做Vilishi术式的普通专家,离世界级名医还差很远。
邦太得出结论有两条。一是华夏有两个刘牧樵,一个是神经科专家,一个是胰腺科的医生,他连专家都不想说。二是阿迪国请来的刘牧樵,仅仅是因为会做Vilishi术式。
Vilishi术式有什么了不起!
有些人一听Vilishi术式就以为很高大上。
现在后悔了吧?
临时要改请我邦太,一定是手术答疑时,刘牧樵没过关。
邦太也能够做Vilishi 术式。
只是,他更喜欢做他自己发明的术式,还没正式被命名。
因为,他的这个术式还没有被别人接受。
没有被接受的原因很简单,一是难度很大,二是他的徒弟还没单飞。那天他的徒弟单飞了,世界上就会突然出现很多用这种术式做手术的专家。
他自己发明的术式,和Vilishi术式有些类似,或者说与刘牧樵的改良术式很相似。
难度大,风险高,效果好,五年存活率高。
他很得意这种术式。
他在内部取了一个名,Bantai,他自己的名字,有时候他干脆简称为BAN术式。
他微闭着眼睛,思绪万千。
身边是他的高级助手,Bing。
他是一个很有可能成为邦太第二的胰腺专家。
Bing今年才36岁,在皇家医院胰腺外科中心,他是实际控制人,日常管理和日常手术都是他掌控,有没有邦太,科室一样运转。
可以说,Bing是可以放单的人了,一般的胰腺手术,不在话下,邦太能够做的手术,九成五以上,他都能做。
他完全可以作为第二梯队的领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