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615章 人活到这个份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5章 人活到这个份上(1 / 2)

第615章 人活到这个份上
在神经内科看了7个病人,大致上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一个病人,11床的检查结果也出来了,果然是肺癌,还有肋骨转移和脑部转移。
脑部的转移病灶还很小,只有黄豆大小,CT片漏诊了。
从神经内科出来,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
他早通知了袁主任,9点准时到儿科会诊。
最近,儿科病人手足口病的病儿不较多,这是一种传染病,袁姗主任专门划出了三分之一病床给这种病人住。
这类病人的诊断都明确,不是今天查房的重点。
等刘牧樵出现在儿科时,儿科的医生全部到了。
刘牧樵的第一个老师——周医生也在。
他过去比较习惯于偷懒,最近这一年,他是彻底的变了,不但不偷懒,还很勤快,他在暗暗和阿玲等较劲。
下一批进副主任医师的,就有他和阿玲等4个竞争对手。
一个儿科,一下子晋升4个副主任医师的可能性不大,这就存在一个竞争问题。
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医生这个行业,一辈子都必须不停地学习,医学知识的更新非常很快,3到5年一代,跟不上就落后了。
所以说,做了医生,不是一劳永逸,每年都要用大量时候学习,不断更新、积累知识。
刘牧樵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他带着大家往前跑,作为儿科的一员,就必须紧紧跟上,否则,落下了,就永远跟不上了。
今年,周医生几乎参加了刘牧樵每一次的会诊。
其实,还不仅仅是他,整个儿科的医生都是这样。
刘牧樵领着大家看了5个病人。
其中一个是川崎病。
刘牧樵顺便讲了一堂课——川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等会诊结束,一看时间已经是11点。
两个小时过得很快。
“吃点夜宵?”袁姗主任问。
这么一问,刘牧樵才意识到,真的饥肠辘辘了。
来到后门,炒粉的老板老远就在那里喊:“刘博士,好久没来了,是不是嫌弃我的汤粉味道不好啊?”
刘牧樵笑着说:“这不是来了吗?还带了这么多人。”
儿科,加上进修生,本来有19名医生,有的回去了,进修的不好意思跟着来吃,数了数,总共还有8人。
周医生和阿玲都在。
按理,周医生不应该吃夜宵,他这身肉,脂肪占了一半。
但是,他想和刘牧樵在一起,可以随时听到一些关于儿科的知识。
再说,他的胖是有原因的,不喜欢吃,他怎么会胖?
他不但食量大,而且喜欢吃肥的。扣肉,他可以吃一碗。
阿玲自然也跟着来了,一个人守空房,年纪轻轻,滋味可想而知。
“都是下锅粉么?”老板问。
“我要下锅粉。”
“我要炒粉。”
“我也要炒粉。”
……
声音很嘈杂,你一句,我一句,都报了自己的这一份,老板没有问第二遍,他已经清清楚楚记得,谁要下锅粉,谁要炒粉。
这就是他的本事。
每一行都是有学问的。
现在,老板不是一个人了,他还请了人,有两炉火,速度就快了很多。
隔壁又开了一家粉店,也是两个人,厅里,坐了3、4个顾客。
看得出来的,他们的业务比过去多了不少,这与医院的业务大幅提高有关。
“你一个晚上可以卖多少碗粉啊?”周医生问。
“不多,40、50碗吧。”
老板很显然讲了假话,这是他们的商业秘密。
刘牧樵朝老板笑了笑。
过去,一个晚上最少就可以卖近百碗,现在至少也是两百,只是,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再开几家,生意就完蛋了。
赚一口饭吃真不容易,这个老板在这里做生意很多年了,过去医院病人少时,他坚持过来了,现在病人多了,晚上来吃夜宵的自然也就多了,这个时候都来抢吃,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他们做汤粉的速度很快,8碗汤粉、炒粉上桌了。
只有刘牧樵的上来得慢了半怕。
阿玲眼尖,发现刘牧樵的汤粉里,多了一个土鸡蛋,酱油换了一个牌子,是龙牌酱油,油也不同。
她没有戳破老板的阴谋。
只是羡慕地看了一眼刘牧樵。
就连一个做米粉生意的也刻意照顾他,人活到这个份上才有意思。
味道确实不错。
周医生吃得最是狼吞虎咽,连汤都倒进了胃里。
“好倒是好吃,就是份量太少了。”周医生眼巴巴的,看着阿玲碗里粉,还有大半碗。
老板不服气,说:“我看你们是刘博士的朋友,故意多放了一些料,不是我的份量少,而是你的肚肠大。”
“好吧,我不和你争论,你说,还有什么吃的?”周医生说。
“有哇,卤猪蹄,要不要来两只?”
“好,来两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