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654章 高大上的新大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4章 高大上的新大楼(1 / 2)

第654章 高大上的新大楼
在新大楼上班是愉快的。
虽然是试运行,但是神内科的300多病人全部住进了新大楼,他们经过重新分科,从5楼住到了8楼。
每一层两个科,每个科室标准床位60张。
过去在老楼,走廊上、厕所旁都住满了人,现在两个人住一间,舒服得很,还很宽敞。
要是哪一天住不下了,每个房间还可以加一张床,还不显得拥挤。
病房的设计,舒适度绝对是一流的,每张床旁还可以放一张行军床,作为陪护人员晚上睡觉的地方。
走廊上,再也不会摆病床了。
宽敞的走廊,可以两辆小车并排而行。
护士,焕然一新,最矮的都有1.58米。
现在,王艺再也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一批进来的护士,最差的也有她这个水平。
刘淼也悄悄被招进来,她在报到的前一天才告诉刘牧樵。
她被分到手术室去了。
这是她的老本行。
不过,刘淼认清了一个事实,她不算最漂亮的。
这一批护士,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面试官心里都明白,颜值排在第一。
至于专业,都经过了笔试和操作考核,最后一关当然就是谈吐和颜值了。
刘淼不敢贸然去找刘牧樵。
过去,刘牧樵是一个实习生,现在刘牧樵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很大的人物,和他在一起,需要仰视,还需要用力仰。
脖子痛。
邹庆祥眼睛都放绿光。
过去,在京城,他羡慕死了,人家宣武医院的护士,连老护士长都让他着迷。
现在,再看看自己科室里的护士,一个比一个出色。
虽然他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但是,每天身边都是美丽的护士妹妹,心情都好很多,脾气也柔和了,工作干劲也足了。
邹医生被任命为副主任,他知道,这是刘牧樵的意思。
他和吴迪一个科室。
吴迪刚晋升主任医师、教授。
邹医生也参加了职称考试,理论和外语都考得很不错,他是信心满满,论文,还有谁能超过他?
9篇SCI文章,都是橙色很足的金字招牌上发表的论文。
有两篇,他没有给刘牧樵署名,他是唯一作者。
《3000例微创技术脑穿刺清除血肿的总结》和《卒中治疗综述》,这两篇文章都是邹庆祥的独立成果。
所以,他今年晋升副主任医生,那是妥妥的。
赵一霖除了领导整个“中心”,他还单独负责一个科室——重症监护室。
不过,今后的手术不再在监护室里做了,都放在4楼的手术里进行,做完后和床铺一起,推回病房,或者送进重症监护室。
王艺换了一个工作,她被安排在手术室里,并且还荣升了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
向丽芳做了神经精神中心的总护士长,头上燕尾帽上带了三道蓝色杠杠。
神经外科只占用了一层,120张床位,也是两个科室。
两个科主任都是聘请来的专家,将来,他们规划的床位数是两层,240张。
精神科在上面一楼,封闭式的,科主任也是新招聘的,是个老外,德籍教授,副主任是本省精神病院的一个科主任。
虽然神经内科涉及到精神科,但刘牧樵自认为,精神科不是自己擅长的,就把精神科交给这位老外了。
至于神经外科,神外手术,刘牧樵没有这方面的技能,颅内肿瘤和颅外伤,他做不了,交给招聘来的那两个主任。
这两个科主任有两个目标,一是收治病人,二是培养人才,努力与神经内科保持同步发展。
神外的两位主任都是比较务实的人,技术很不错,一个来自京城,一个从沪市过来,他们都是江东省人,在那边,由于京城、沪市人才济济,要出头成为科室领袖人物,难度比较大。
他们在安泰医院招聘中看到了机会。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科主任这个位子,而是安泰医院有强大的刘牧樵。
有强大的神经内科支撑,神经外科要强大起来,并不是难事。
神经外科这一块,主要的疾病是肿瘤和外伤,有的医院还把脑溢血出血量比较多的放在神外科,再就是帕金森手术病人也归于神经外科。
所以说,神经外科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他们两个,放弃在京城和沪市发展,来到清江市,刘牧樵也毫不犹豫给了他们两个人科主任职位。
刘牧樵的重点工作当然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他每周去一两次,主要是查房指导病人的康复。
华佗再生丸在神外科也是重要的药物。
这一天,刘牧樵到手术室,看帕金森病科新引进来的机械臂,专门做帕金森手术的大型机械,刚好,吴迪带着一帮人在试用。
病人是一个50多岁的帕金森病人,很严重的帕金森病。
今后,安泰医院帕金森手术,分两种情况做,一种是现在各国通用的机械手放置起搏器法,一种是刘牧樵掌握的Taoshift 术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