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675章 一边看一边流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5章 一边看一边流汗(1 / 2)

第675章 一边看一边流汗
一天繁忙的工作充实又有趣,刘牧樵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晚饭前,刘牧樵给19个病人做了清创术;在普外科和杜小平做了一台大肠癌手术;儿科会了两个诊;在神经内科做了一个脑干穿刺。
真是够忙的。
晚上,还有一台胰头癌的手术。
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抽空去看望一下胡伯龙,二是要接见一个客人,大西北来的医生。
胡伯龙住在急诊科,别地方也腾不出床位了,精神科还有十几张床位,他自然不会去住。
再说,也不久住,一两天的事,打点止血针,别颅内出血才好。
他头顶挨了一板凳,眼眶挨了一拳头,伤不重,但很吓人,很痛。
一见面,胡伯龙就嚷嚷着说:“才平静了十几天,又出问题了,刘牧樵,你不站出来,骨科真的没救了,我会要取消骨科!”
刘牧樵哈哈一笑,说:“你听说三甲综合医院没有骨科的吗?”
胡伯龙就要哭了,说:“那你站出来啊,住持一段时期的骨科工作啊!利润,全部给你的工作室!”
刘牧樵苦笑着说:“老兄,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啊。我真的是骨科的门外汉。”
“你别逗了好不好?哪一次,你的技能不是突然……哎,你进来的时候,连阑尾炎也不会做,后来不久,龙教授来做手术,你还是旁观者,龙教授做不下的手术,突然你会了,比龙教授都厉害。再后来……”
“好了好了,我跟你讲不清,我真心真意告诉你,没有半个字的假话,骨科,我真不内行……”刘牧樵说得很诚恳。
胡伯龙不再说话了。
他心里还是半信半疑。
接着,又聊了一会别的事,刘牧樵起身告辞。
到了吃饭时间,就在神经精神中心食堂内接见了西北来的客人。
神经精神中心食堂,比外边的餐馆档次要高,也更卫生,油也适量。
四个人,7个菜。
赵一霖和姜薇也来陪客了。
珲城的马主任感触很深,清江市,对于从珲城来的他来说,那是相当的繁华和高大上。
特别是安泰医院的神经精神中心,更是让他惊掉了下巴,一个地市级别的医院,竟然这么高级。
“今年,我们医院的营业额将突破15个亿,虽然比附属医院还差一大截,但是,我们的势头非常猛,前年,我们的营业额才6个亿,去年就达到了9个亿,今年过15个亿,明年必定过20个亿。”赵一霖沾沾自喜。
刘牧樵轻轻一笑,说:“老赵,明年不是20个亿,25个亿不会有悬念。”
赵一霖疑惑地说:“一年增加10个亿?”
刘牧樵早就算过了,继神经精神中心投入使用,下半年胰腺肝脏外科中心也将投入使用,75%的增长率不是神话,五年之内赶上附属医院也不是梦想。
现在,安泰医院的软肋,一是骨科,二是内科系统,刘牧樵觉得,改变骨科和内科的现状,问题不是很大,很简单,引进人才。
老皮是个好人,没错,但是,相对比较保守,骨科这样的科室,虽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要改变它,办法还是有的。
老皮总觉得一个骨科已经有4名主任医生了,再引进一两个主任医生,肯定会有矛盾,反而会更麻烦。
老皮的想法也不能说错了,他行政经验老到,没错,考虑的问题没有刘牧樵单纯,现在突然引进一两个人才到骨科,很可能会被现在的几个主任医生围殴致残的。
这种情况在很多医院重演过。
去年,市一医院引进一个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做主任,本科室倒是还比较安静,反倒是其他科室主任集体发难。
市一院想发展一下消化内科,用25万年薪引进人才,并且给他们添置了200万的设备。
没想到,其他科室主任不干了。
我们也要年薪。
我们也要设备。
你给外人年薪,我们这些老同志,一辈子为医院拼死拼活,反倒不如外面一个对医院半毛贡献都没有的人,给他这么高的待遇。
这件事,市一医院沸沸扬扬闹了半年,医院领导焦头烂额。
这就是教训。
所以,发展一个科室,不是引进人才就行了。
神经精神中心不同,它是蛋糕做大了,一个科室变这么多科室,加上有一个绝对强势的刘牧樵,还有,医院也因此水涨船高,都得益了,所以,神经精神中心引进人才就没引起什么风波。
客人听赵一霖的介绍,羡慕得不得了。
珲城省立医院是他们那儿最大的医院,一年的营业额也就是13亿,在省立医院的员工看来,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省立医院的员工,到哪里都是昂首挺胸,眼睛长在额头上。
可是,和安泰医院比,根本就比不了啊!
人家才市级医院,比他们强的医院,清江市还有几家,三个附属医院,省立医院、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都在安泰医院之前。
差距太大了。
过去的优势感顿然消失不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