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688章 没把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8章 没把握(1 / 2)

第688章 没把握
朱亚光的水平确实不错。
他通过计算,对刘牧樵说:“两种办法结合使用,能够接上,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心,接口上,还是有一定的张力。”
由朱亚光主刀,手术又做了一个多小时,两个断端终于会面了。
到了最关键的步骤了。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神经缝合,而是有一定张力的缝合,必须有高超的缝合技巧。
鞘膜既要缝牢靠,又不能影响里面的神经纤维,每一针,既不能用大了力气,也不能用小了力气,恰到好处,使每一针受的力一致,这样才能承受整体的张力。
朱亚光比较紧张。
“有把握吗?”刘牧樵问得很严肃。
只有一次的机会。
败了,全功尽弃。
就好像是走钢丝绳,没有第三种结果,只有成与败两种结局。
“有点难度。”朱亚光认真地说。
“有难度,你让我来吧。”刘牧樵说。
在显微镜下,一根直径只有一毫米粗的神经纤维,要在它的鞘膜上均匀缝8针,绝不是训练3、5年能够成的。
朱亚光微微一惊。
他没有料到刘牧樵能够做显微手术,他这个年龄,怎么也不够训练时间啊。
不过,他没有提出质疑。
他对刘牧樵比较了解,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的专家,大多对刘牧樵有所了解。
有的人见过刘牧樵做脑干穿刺和癫痫、帕金森病手术。
有的人在杂志上见过刘牧樵的文章。
还有的人是听过他的传说。
朱亚光是看过刘牧樵论文的人。
可以做脑干穿刺的人,国内外好像他是唯一一人。
虽然近年来也有人开始动脑干了,但大多也就是在脑干的次功能区,或者周边动一动。
朱亚光让出了主刀位。
刘牧樵在显微镜下第一次做手术,非但不紧张,反而有种兴奋感。
这是另一个天地呀!
他开了技能书之后,并不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技能直接就融合在他的每一块肌肉之中,每一根神经之中。
第一次在显微镜下操作,没有丝毫的生疏感,他缝得很快。
朱亚光在副镜下看着,身上一丝丝凉气,还有这样技术的人?
显微镜下,晃动一丝一毫,那都是巨大的摇晃。
而刘牧樵的动作,在显微镜下,几乎是没有摇晃的。
精准的部位,拉伸的力度,打结的松紧,都是恰到好处。
8针,恰到好处。
仅仅用了十几分钟。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湛的手术。”朱亚光说。
“我们医院最缺显微外科医生了。你愿意加入吗?如果你加入,我给你带一个科室。”
刘牧樵没谦虚,而是直接了断发出邀请。
朱亚光没有急于说话。
他脑子在高速地运转,他在做计算。
“今天,我之所以没有急于做主刀,就是想看看你的手术技能。不错,你的技术很不错,我很中意。”刘牧樵说。
朱亚光还是没有说话,他在犹豫。
犹豫是对的。
在沪市已经站稳脚跟了,并且是在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工作,在这样的医院工作,自带光环,还有谁会跳槽?
不过,一个本科生就有工作室,被清江大学聘为教授的人,跟着他,也不见得会吃亏。
特别是他也注意到了,现在这栋神经精神中心,和即将竣工的胰腺肝脏外科中心,这规格的医院,真的很少见。
未来,安泰医院的发展将是巨大的,前景十分看好。
他在犹豫。
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是第一流的。
安泰医院会不会也是一流的?
可以预期的是,应该会是一流的。
两所医院,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差别就是在两座城市。
清江市肯定比不上沪市,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看怎么看问题了。
沪市也不是样样都好。
朱亚光在沪市有一套房子,值得1000多万。
1000多万的房子只有110平米。
没有车。
弄不到指标。
摇号,中签率和中奖差不多。
虽然是在沪市,但是,一个家庭,住一个110平米的房子,没车,这幸福感也不见得很高。
要是在清江市,1000万可以住别墅,房子面积是几个110平米,还可以买车,买好车。
虽然是清江市,但幸福感应该会很不错。
还有一个问题,在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一辈子,也许就是一个普通医生,或者说有点名望的医生,做到科主任,也是10年之后的事。
人才济济,这就是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的现状。
要是到安泰医院来,科主任马上黄袍加身,今后就是医院创始级别的元老。
至于户口,可以留在沪市,那里的房子可以留下来,老婆要是不愿意来,没关系,她继续在那边工作,要是她想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