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750章 无痛正骨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0章 无痛正骨法(1 / 2)

第750章 无痛正骨法
陶主任的手术做得并不差,在手术台上,他迅速设计了几个手术方案,都很顺利完成。
股骨骨折,他是用髓内针外加钢板固定,因为是粉碎性骨折,髓内针不够。
骨盆髋骨骨折,他采取的是钢丝捆扎技术。
这台手术最难的就是髋骨骨折的捆扎,要设计方案,要捆扎到位,因为即使是平卧,骨盆也会要受力,特别是大小便的时候,骨盆会受更大的力,一旦断端移位,病人的骨头就不会愈合。
所以捆扎方法设计和手术是否到位很重要。
陶主任的基本技能并不差。
只是他有点孤掌难鸣,助手不得力。
范医生的水平太差,哪里像是一个主治医生?最多是住院医生水平。
陶主任是这样的处境,其他人呢?
骨科有四个主任医生,分了四个治疗组,每一组都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这几个层次的组合,还有的组有副主任医生。
“我看,你的水平并不差啊!你们为什么不打破分组习惯?强强联手不是很多病人都不需要转院了吗?”刘牧樵突然提出来一个问题。
两个,或者说两个以上的主任医师做一台手术,不就解决了助手水平不行的问题了吗?
陶主任愣住了,他停下手,呆了一分钟,接着继续做手术。
“习惯成自然了,再说,也搞不来。”陶主任无可奈何地说。
医师与医师之间,经常有互不买账的情况,特别是骨科,最容易各立山头,搞小圈子。
安泰医院的骨科就是这种情况。
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
“这不是搞不来的问题,这是一个科室进步的问题。这样吧,你拿出一个方案来,明天,我帮你们打破常规。”
刘牧樵的手放在胸前的兜里,他折了折手指头,十七个医生,其中,四个主任医师,两个副主任医师,人真的不少了,力量也不弱了。
比过去的神经内科强大多了。
过去的神经内科,一个主任医师,一个副主任医生,其他就都是主治和住院医生了。
如果这样的实力还不够强大,那就不好说什么叫强大了。
还没等陶主任想出方案,刘牧樵已经想出方案了。
“你陶主任不带治疗组了,你管全面。整个骨科分两个治疗组,每个组一个主任医师,一个副主任医师,两到三个主治医生。你支援两个组,有时候你主刀,有时候你做助手,特大手术,你们三个主任医师一齐上。怎么样?”
“我们是四个主任医师。”陶主任提醒。
“多了一个对吧?好说,你们四个人轮流出去进修,每人最少出去轮训一年。”刘牧樵很快就解决人多的问题。
再说,他们也确实需要出去进修。
陶主任恍然大悟,好主意!
哎,我过去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
集中力量,真的,很多转院的病人根本就没必要,这样强强联合,手术难度可以提升很多,还有,手术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
多处骨折的,可以同时进行。
解决了这个问题,刚好,陶主任的手术进入到了很关键时机,他要捆扎最后一块游离骨片了。
这是手术的关键。
刘牧樵拿出高级宝盒,准备开。
他先是默默念叨,菩萨保佑,一定帮我开出骨科最好的技能。
最好是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在骨科单项技能中,应该属于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个了。
“开!”
好家伙,一本厚厚的书,泛着金光,耀眼的金光!
刘牧樵认真一看,一本《无痛正骨大全》,很厚,足足有一尺厚,书的颜色很陈旧,更像是出土文物。
大书在快速的翻页。
一股电流传遍了刘牧樵的全身,这种愉悦感,说不出有多快活。
足足三分钟。
三分钟后,刘牧樵打了一个又一个激灵。
“空调温度太低了吧?”
陶主任问刘牧樵。
“把空调调高一度。”
骨科手术室还是过去的老手术室,条件比两个新大楼的手术室差了很多,像今天,骨科手术在胰腺肝脏外科中心做,还是第一次。
巡回护士说:“不行啊,主任,这里不是老手术室。这里统一都是23℃。”
陶主任说:“太低了,23度,会感冒。刘牧樵,你冷是吧,活动活动就不冷了。”
刘牧樵打完了冷噤之后,满心的欢喜。
没有想到,想开普通手术技能,竟然开出了一门失传的绝技。
太美妙了。
徒手正骨法,本来就是中医的优势。
作为西医,骨折的治疗方法很直接,也很血腥,绝大多数的骨折都是一个办法——开刀。
而中西结合的医院,还有一招,那就是传统的徒手正骨法,不需要开刀。
能不开刀当然好。
省直中医院,市中医院的骨科做得好,比肩附属医院,就是因为他们两条腿走路,一是手术治疗,二是徒手正骨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