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双盲实验吗? 看完数据,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实验者开始答疑。 这个环节是评委提问,实验者回答,很关键的一环,实验方,协和医院NK研究组派上了所有的精英。 主将是研究组的组长,两院院士潘教授,他是专门研究肿瘤治疗的专家,是协和医院11名院士之一。 坐在他左右两边的是他的助手们——也是实验的主力军,他们脑子里有第一手资料,甚至,病人的名字他们都记得一清二楚。 问问题了。 很尖锐。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好几次,差点把潘教授的助手问得哑口无言,幸亏潘院士见多识广,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别人才没有穷追猛打。 这个环节很紧张。 没有谁考虑情面,都是成名的大家,谁也没有准备徇私舞弊。 16个人,每人至少问了3个问题。 在这样的场合下,既然做了评委,就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认为是不学无术的,都想表现一下自己。 唯一一个没有发言的就是刘牧樵。 他没有发现有需要提问的地方,这不是明摆着有效吗? 对照组平均存活时间10个月,实验组平均存活22个月,当然是有效啦。 可是,刘牧樵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考虑的不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而是在想,仅仅提高了12个月的存活期,这种治疗有意义吗? 就是说,不治疗,活10个月,治疗了,活22个月,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好的办法让病人活5年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