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1694章 胆心反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4章 胆心反射(1 / 2)

第1694章 胆心反射
进入到了腹腔。
拉钩的迅速拉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术野。刘牧樵先检查腹腔有没有播种性的腹腔转移瘤,然后才检查肝脏。
今天这个病人属于肝癌中晚期,肿瘤瘤体比较大,7X6厘米,虽然还没有找到转移的证据,但中期偏晚是肯定了。瘤体都这么大了。
刘牧樵检查完肝脏表面,开始进行肝叶切除的前期准备。
肝叶切除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很多,血管的分离结扎。肝脏血管分三种,门脉、肝动脉和肝静脉。还有韧带的切断,邻近组织的剥离。
刘牧樵做得认真,速度也快,米特里教授时不时来偷看几眼。
他见过的大咖太多了,一眼就能辨别出谁优谁劣。
没得讲,刘牧樵的手术是最漂亮的。
麻醉师有时候很忙,有时候很闲,今天这台手术属于择期手术,他打了麻药之后,除了隔几分钟检查一下心率,血压,还有氧饱和度,其他时候就很闲了。
他带了一个徒弟,本院的一个工作了3年的麻醉师,测血压这些事他已经包干,米特里的工作其实就是看一下数值,包括心电监护上的波形。
米特里看得入迷了。
刘牧樵的手法真的太漂亮了,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他曾经观看过杀鱼剖鱼的世界锦标赛,冠军是1分钟剖10条半鱼的渔夫,几乎是5秒钟剖一条鱼,这速度匪夷所思。
现在,刘牧樵的手法很像那个渔夫,娴熟得令人怀疑人生。
当然,刘牧樵并没有追求快,因为手术不是一个人做,他得照顾助手。
米特里看得出神,他在想,要是刘牧樵练习一下剖鱼,说不定他可以打破世界纪录。
刘牧樵很快就把要切除的肝脏清理出来了,他只需要结扎血管、胆管,切除就可以完成。
“心率只有43次了!”
姓马的小麻师急切地报告。
米特里赶紧回到岗位上,稍稍看了一下监护仪,果然,心率只有43次/分钟,血压70/30mmHg.
“多巴胺20毫克静脉推,100毫克加25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维持。阿托品0.1静脉推……”
米特里发出了一系列的口头医嘱,呼吸复述了一遍,接着很快就执行了医嘱。
“怎么回事?”刘牧樵很少遇到这种情况,手术好好的,怎么就血压降下来了呢?
“胆心反射吧。”
米特里可没少见过这种情况,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在麻醉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上来了。心率64次/分钟,血压103/70mmHg。可以继续手术了。”米特里很平静,没觉得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牧樵看了一眼米特里,心里想,这个人找对了。
“米特里教授,你现在的班是怎么上的?”
刘牧樵没有具体过问过外国人是怎么排班的,这些都是高健具体安排。孙涛过问。
“我每周5天班,3个白班,两个教学班。周六、周日休息。当然,有特殊情况要加班的,加夜班,第二天补休。”
米特里的排班,和在瑞士普林斯医院是一样的,外国人讲究生活质量,加班,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的痛苦。
在我们国家那就不同了,医生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加班那是常事,并且是随喊随到,哪怕是半夜三更,或者过年过节,很少有补休之说。
也不是不想补休,医生很累,很希望有机会休息,但是,加班的次数太多,根本补休不过来,以至于医生根本就不记录加班的事。
反正,作为下级医生,一年356天,能够不查房在家休息的日子,可能不会超过10天。
高年资医生好点,但是,遇到会诊、抢救,他们就谈不上规律了,任何时候都可能从被窝里叫起来。
孙涛专门提醒了麻醉科主任何巧,要照顾外国人的习惯,米特里的排班严格按照劳动法,并且,半夜三更的抢救,尽可能不要惊动他。
刘牧樵听了之后,也满意这种安排,特别是他有两天的教学班,可以带出一班人来。
刘牧樵聘请米特里教授,并不是要他做多少台手术,而是要他多带学生,即使何巧,也还有提高的空间。
门开了。
办公班护士进来说:“办公室打电话来,要紧急借用米特里教授,附属一医院有台手术出现麻醉意外,需要支援。”
“那这里怎么办?”米特里教授现在的岗位在这里,他首先必须完成本职工作。
“这里由何巧过来接替。”护士通知。
才说完,何巧已经进来了。
“这里,你负责,刚才出现了胆心反射,你要时刻注意心率血压。我走了。”米特里简单交班,出了手术门。
米特里才出手术室,就有人把他接走了,他直接坐上医务科安排的小车,直奔附属一医院。
在瑞士的时候,米特里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会诊,对名牌医生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荣耀。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医生一辈子都在努力,这种努力,回报就是医术得到患者和同行的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