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全科医师> 第2187章 好厉害的周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7章 好厉害的周大(1 / 2)

第2187章 好厉害的周大
刘牧樵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12点,这个新来的周大,确实是传说中的精力旺盛之人,他一旦开始工作,1年365天几乎是天天工作,没有一天是自己的,人家是8小时工作制,他却是没有时间限制,只有早上,他雷打不动,9点才开始上班,然后一直到夜深人静。
周大在深城就是这样工作的,他属于业绩型干部,到哪里,都是成果累累。
从国外回来,在深城干了2年基层,5年中层,4年副职,3年正职,都是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的,他的提拔速度挺快的,今年,他才46岁,在现在这个级别干部中,属于最年轻的。
他精力特别旺盛,有次和外国佬谈判,那个时候他才从国外回来,在基层做副处,他和另外一个人做翻译。
那次谈判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城投资,项目很大,谈判很废人,因为,那次谈判是不安排休息的,我们这边第一个上的翻译干了1天多,直接就废了,声音哑了。
周大上。
他中间没有休息,一个人顶着,连临时调配来的备胎也没有用上,他一个人连续干了70个小时。
关键还不是他精力超人,而是他在很多关键的节点上,修改了我们这边同志的错误,他显得很专业。
连续干了几天。
不是他霸着不让备胎上,而是,主谈的领导发现,没有人能替代他,换个翻译,别说专不专业,谁敢和他一样纠正领导的错误?
他太厉害了,无人可以替代。
这是周大第一次露出尖尖角。
那次,周大被领导注意到了。最成功的是另一个大企业的谈判,那次,深城的老大出马,他被安排为主翻译,谈判非常艰难,老大带来的一批人都非常吃力,最后不得不请老大直接谈。
非常头痛。
周大发挥了一种很特别的作用,他临场发挥,在翻译之外,还和对方滔滔不绝辩论了一个多小时。
本来,这是不行的,翻译的工作是翻译,没有资格做与翻译无关的事,多讲与少讲都不行。
但是,深城这个城市与国内别的城市不同,开放、包容是这个城市的特有胸怀。
主官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鼓励他。
最后,谈判几乎是在他们两个人的努力下成功了。
他直接就提升到了中层管理者。
他负责经济,利用他的特长,长期与外商打交道。
在他5年任期之内,他先后干过3个职位,每次调整,都是充当救火员消防队员的作用,海关、对外引资、工信。
他每到一个新岗位,都是3个月出成效,半年上正轨,1年进入市级评比第一梯队。
也就是40岁那年,他被提拔成了深城的副职。
不得了,一上来就直接是常务。
一般都是常务抓经济,这一年,全市税收多了23%。他并没有给企业加码,正规企业还减免了部分税收,而是打击了偷税漏税,那些不正规的企业都主动缴纳税款,走上正规的道路。
到了这个岗位,周大的精力充沛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了,他可以连续工作好几天。
他领导的部门效率非常高,仅仅干了2年,他去东北某省做了两年副职,之后就回深城做了主官。
又是两年,他来到了江东省主政省府。
他是业绩型官员,非常有能力,这次接替老杨,是不二人选,有人说,这是江东省之幸事。
刘牧樵和周大大聊得很晚,谈的话题无非就是医院的未来发展。
他非常感兴趣。
在深城,周大大就对安泰医院有所了解,他们同事的母亲,得了肝癌晚期,在南方几个大医院看病,医院都劝他们放弃,说,手术没有价值了。
他们还去了国外,在耶鲁医学院医院,得到的答复也是一样的,只是提供了一丝希望:“你们国家有个清江市,清江有个安泰医院,也许那里有希望。”
于是他们又回到国内,到了安泰医院。
手术是胡一刀做的,还吃了一种中成药,病人已经活了两年了,没有复发转移的迹象。
周大大因此对安泰医院有了一定的认识。
后来,组织上找他谈话,说准备让他去江东省工作,自然,他开始研究江东省的各个方面。其中,安泰医院引人注目。
安泰医院本身的创收有两百多亿,外国人特别多,进出清江市,每天有500外国人,几乎接近深城的水平,这是一笔财富啊。
现在,他向刘牧樵要具体的数字,这些数字,对周大大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刘牧樵毫无保留给周大大提供了过去一年的几个数据,非常好看,周大大看着这些数据心花怒放。
“你要在二医院多搞一些会议场所,成立一个医药卫生会议中心,尽量把学术会议引进来。学术会议,你别小看,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地位和名气,还可以提升清江市,乃至整个江东省的知名度,今天,在招商引资上,旅游事业,城市服务业,都有很大的价值……”
周大大看得很远,视野很宽。
“关键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