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生真伪有谁知。【求订!求月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生真伪有谁知。【求订!求月票!】(1 / 2)

煌煌大日,落下而又升起。

金陵城内的氛围,也随之越发紧张,甚至是肃杀起来。

皇宫内的大本堂,却依旧是书声琅琅,分外祥和。

季秋这段时间忙归忙,但并没有耽误给朱标等皇子授课。

他们身上可维系着大明未来的希望,耽误不得。

对于季秋的课程,几个小家伙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在他们看来,这门名为“科学”的学说,远比四书五经更有吸引力。

若不是怕秋哥儿辛苦,他们真想让季秋天天给他们授课!

学习时的态度,也是积极得很,各个都是争着抢着向季秋提问。

朱元璋每每见此,都会老怀甚慰,暗道咱的种可真是好!

瞧瞧这哥几個,一个比一个用功!

但实际上,这和朱元璋的基因优劣,关系不大。

简单来说,季秋的课,其实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后世人尽皆知的一些道理。

但这些道理,都是历经时代与岁月的考验,最终得以留存。

简短的道理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维与智慧。

这种“直面真理,了解真理,进而掌握真理”的诱惑,别说这几个小娃娃。

就算是换成大明朝最杰出的人物来听课,也免不了沉迷其中。

就比如现在,几个小家伙正因为季秋简单的一句话,皱着眉头沉思不已。

季秋见状,也适时停下授课,端起茶壶自斟自饮,给他们留下了充足的消化时间。

半晌后,朱标的眉头缓缓舒展,似有所悟,却又不敢肯定,只得起身,恭恭敬敬的向季秋询问道。

“老师。”

“你说大明朝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这句话我越琢磨,越觉得其中蕴含着许多道理,堪称是字字珠玑。”

“可这些念头刚冒出来,在脑中却是朦朦胧胧,抓不住头绪。”

“老师可否给我仔细解释一下这句话?”

作为大明储君,兼季秋的“开山大弟子。”

朱标在“科学”一道的接受能力最强,对于季秋在课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领会的最快,甚至还能够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见解。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朱标已经围绕“科学”,重塑了自己的三观和看待事情的角度。

通俗的讲,那就是朱标的“格局”变大了。

作为领导,并且还是全天下未来的领导。

朱标的格局,当然越大越好!

成大事者,必志存高远,心有鸿鹄之志,这也是格局大的一种体现。

格局不大,怎么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这样来看,朱标能转变的这么快,着实是可喜可贺。

“当然可以。”

季秋轻轻放下茶杯,清清嗓子,看着五个满心期待,紧紧盯着自己的小脑袋瓜,轻笑着开口道。

“你们将来是就藩也好,监国也罢。”

“治下肯定会冒出许多问题,需要你们进行处理。”

“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统称为社会问题。”

“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好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让天下百姓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

“在天下百姓,都有认为未来生活,一定越过越好的自信时。”

“社会问题可能依旧存在,但不会暴露出来。”

“同理,当社会问题暴露出来时,就代表着经济同样出了问题。”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就比如北元末期黄河两岸的百姓。”

“黄河泛灾,两岸百姓本就首当其冲,苦不堪言。”

“元廷不加体谅,只想着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也就是社会问题。”

“但对于黄河附近百姓该如何生活下去的问题,元廷却是没有考虑过...”

“我明白了!”

朱标猛地站起,双眼炯炯有神,冒着精光,神情兴奋无比!

见此情景,季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被打断而生气,而是用充满鼓励意味的目光,看向朱标。

“说说看,你领悟到了什么。”

“是,老师!”

朱标难得失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手舞足蹈,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不已!

“就拿老师刚刚的例子来说。”

“元廷治理黄河,只想着解决社会问题,但却忽略了黄河两岸百姓的生计,也就是经济问题!”

“黄河附近百姓,日子本就过得艰辛,元廷还征调他们去治理黄河,大大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最终导致“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彻底覆灭了北元对于中原的统治!”

“我猜老师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问题,固然重要。”

“但更要注重引发社会问题的经济问题!”

“这才是所有问题的本质所在,关键所在!”

“老师...我说的对吗...?”

“啪啪啪。”

季秋拍了拍自己的手掌,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说的非常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