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力肯定没有这么大,但是也足以让人期待。
“找个机会亲自试一试再说。”
在清点了一遍新系统功能后,周孝愚奢侈的直接兑换了悟性丸和时间卡,进入系统空间。
在以前,他肯定不会在晚上10点使用卡片的,因为这样的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等于原本可以使用一天的卡片,被他仅仅只是使用了2-4小时,浪费了。
但是现在,哥有钱,随意浪费。
一夜无话,一直到0点左右,曾桥才打着哈欠离开,临走前将收集到的各APP平台数据给红姐和周孝愚的微信分别发了一份。
到晚上12点为止,也就是上线后的4小时。
周孝愚这张专辑中下载购买次数最多的已经达到了8000次。
但是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下载次数最少的也仅仅只有100多次。
这也是这张专辑只有曲而没有歌的副作用之一。
曲,太过小众,不利于传唱。
次日,红姐风风火火的赶到802,同时给周孝愚带了一份早餐。
“今天上午的工作是去公司录制几首MV,稍后会在各APP平台做一个推广宣传,另外,继续和短视频网站颤音、快手那边签订合同,稍后你的音乐专辑也会同时登上这两个平台。”
“下午的任务是接受中央音乐报的一个采访,彭总监帮你托关系约的。”
周孝愚哭着脸道:“我知道了。”
以他的尿性,首张专辑推出后,以每月的版权分红,以后就可以直接躺平了,还奋斗个锤子。
但他也知道现在没法躺平,就算他愿意,红姐和公司这边也不会愿意。
现在正是趁势出击的好时候。
就在周孝愚在公司忙活的当口,音乐圈子中总算有了一些反馈,不过,褒贬不一。
一些电视台的音乐平台,以及网络平台的音乐栏目都自发的对周孝愚的这首新专辑进行了介绍,陆续获得了一些流量。
然后,引起了圈内一些音乐点评人的注意。
其中就有一个微博粉丝值400多万的老牌音乐点评人发了一篇800多字的长篇,对周孝愚的这张专辑进行了专业系统点评。
他的点评内容大致分为几点。
一、这张专辑量大管饱,共计18首曲子,在目前的乐坛十分少见,而且一张专辑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原创曲子,看得出周孝愚拥有作曲方面的才华。
这是一句赞扬的评价。
二、对于网络上流传出来的神专评价,他不敢苟同,因为这张专辑只有曲没有词,属于绝对的小众,而且里面的曲子大部分都是民乐合奏或者独奏的,在如今流行的中西融合趋势下,这属于标准的开历史倒车。
都知道在加入WTO后,现在华夏的大方向是与国际接轨,没看到北美的嘻哈音乐都开始在华夏流行了,周孝愚这种回归民乐演奏的模式岂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吗?
十分不利于国际和谐局面。
三、里面的几首曲子感情丰富,寓意深远,单独拿出来评价,配得上‘神曲’的称呼,但是,这张专辑的作者是周孝愚,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
他哪里来的阅历,哪里来的人生体验,能做出这样的专辑来,莫非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如果不是,那就是抄袭了。
或者背后有人捧他,给作曲者来了个李代桃僵,掉包了。
这种掉包现象在音乐圈十分常见。
某些公司为了捧自家艺人,花高价找音乐人购买音乐版权,然后多加一笔钱,直接将人家的署名权都给一并打包购买过来。
按说,署名权是著作人天然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是违法的,但是,架不住买家给钱多啊,真正的著作人就只能忍痛割爱了。
反正买家不说,卖家也不说,加上合同中有保密协议。
民不举则官不究。
这就导致了某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的流量艺人频频传出‘制作了一首好歌’的新闻来,大部分圈内人都不信,但架不住人家粉丝相信啊。
我家艺人就是有才华,人家自学的行不行?
这位大V叫柯小兰,名字很女性化,其实是一个男的,40多岁,曾经上过某音乐选秀节目做过评委,在圈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他的这篇点评中,尤其是第三点,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讨论和热议。
再之后,就有小报自媒体采用了他的点评,传出周孝愚新专辑疑似抄袭的传言。
等到公关部将这条信息源头找出来,告知给红姐时,她差点气晕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告他诽谤?”
红姐面色不善的请教公关部马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