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237章 237朕真的是穷怕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237朕真的是穷怕了(3 / 4)

实施一百多年,根深蒂固,难于更改。

当然也有官员从实际考虑,大明宗藩位于全国各地,期间情况大相径庭,难于整齐划一,若不综合各宗情况从容商量,恐激于骇闻,反生嫌隙。

最重要的是开禁乃对宗室制度的变更,事关重大,礼部不敢担责,怕落个变乱之罪。

他们秉承着就是既然这座屎山还能运行,且有效的运行了一百多年了,咱就不要随便改代码了。

改完代政码策大明能不能平和运行还是个问题呢。

一旦出了问题,这口锅谁背啊?

反正我是来当官挣钱的,不是来背锅的。

朱元璋越往后翻,越心惊。

因为他想着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干活也饿不死。

但这本册子上记载的事情,却是让他大吃一惊。

到了大明后期,朝廷赋税都收不上来,藩王的宗禄更是拖欠的不行。

藩王主脉倒是还好些,能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他们有点好心的,就救济一二自己的穷亲戚。

可穷亲戚太多了,以至于许多下层宗室都没有名字,去要饭吃,甚至主动坐牢就为了口吃食。

朱元璋看到这里,眼泪都下来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

咱制定的不让子孙后代饿死的,用不着乞讨的生活,怎么他们还有人过上了这种悲苦的祖先生活!

到了最后不少宗室人竟然都加入了起义军,喊着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一同推翻大明的统治,更是让朱元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这本小册子,朱元璋前面看的是咬牙切齿,暗骂自己的儿孙不争气,后面看的是泪流满脸,充满了怀疑。

他们如何能落到这般窘迫的田地啊?

咱定的政策出发点是极好的,但怎么就没按照咱预想的发展咧?

朱元璋黄袍加身后,定然是发生了“变质”,只是他自己都没有体会出来罢了。

当年始皇帝游会稽,车队驶过,项羽在人丛里言语:“彼可取而代之!”

这句话,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脑子里都浮现过。

史上不乏接近成功的造反者,最后不虎头蛇尾的却只有朱元璋,因为老朱是他同类造反当中变化最小、最少的一个。

抛除老朱嗜杀的性子外,其实他是一个非常节俭之人,而且也不是做样子,是穷惯了的,难以改变。

而且他的老农思想丝毫没有改变,只要自己够节俭,给子孙后代们留下的富贵就更多,那他就更高兴!

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腐化的极快,反倒是老朱一直带头节俭,遏制住奢侈风头。

无他,真是穷怕了。

为子孙计,朱元璋不想自己的后代再去过那种苦日子了,所以才想给子孙后代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现在老朱瞧着这本薄薄的册子,着实是哭嚎了一阵。

他们哪有美好的未来啊?

朕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那大的家底,怎么就养不起咱的子孙后代了呢?

粮食全都哪里去了?

钱都去了哪?

朱元璋可以肯定大明中后期一定发现银矿了,讲道理是不该缺钱的。

可朝廷没有钱了,宗室也没有钱了,官府收不上来税。

难不成年年大灾?

可真要这样,百姓早就该活不下去造反了啊!

钱被谁给拿走了?

在泪水留下来那一刻,他脑子里立马就浮现了最不信任的那个团体。

那就是文官!

他们上下其手,把本该属于咱大明的钱,咱子孙的口粮全都给贪墨走了。

可那是大明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朱元璋不知道要怎么杀了那么些文官。

同时也让他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祖训会给子孙后代设置上一道极大的枷锁,那些文官集团会有祖训来限制后代皇帝的所作所为。

老朱还想再端详端详那本薄薄的册子,结果画面一转就瞧见王布犁在那里滑雪。

等到回到现实之后,朱元璋红着眼睛,终于感受到他自己的操心,对于后代子孙们而言,其实是有些鸡肋的。

是他想简单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不能光想着对伱有利的那一面,而忘记了对你不利的那一面。

朱标这个时候守在身边,瞧见他爹这番神色,大抵是没看见什么好事。

于是赶忙给他爹倒凉茶,让他爹消消火。

过了好一会,朱元璋才开口道:“标儿,咱定的祖训错了?”

“啊?”

朱标瞪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以前听自家老爹对于这件事是非常得意的。

有这本祖训存在,后世子孙想要遭到臣子欺骗都很难得。

难不成在仙境当中,爹他看见未来这本祖训不好的地方了!

朱元璋便慢慢的给朱标讲了一下藩王不成器的事情,以及到了大明后期宗室子孙的惨样。

这番话听得朱标更加不知所措。

如此一来,便同父皇定下政策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属于是。

“爹,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朱标连忙开导了他爹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