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第一百五十七章 熊廷弼的密折(求订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熊廷弼的密折(求订阅)(2 / 2)

更让官应震更无可奈何的是,船无一只,水手无一人,整个山东布政司,原来水营兵马仅存一千八百名,还算保留零火种。

所以官应震这段时间不断书,要求朝廷拨款给他钱造船募兵。

甚至他还想出了一招,登莱濒海多盐,可以学明初开中法,鼓励民间向辽东运粮或者募百姓去辽南开荒,只要运粮成功就给予盐引,在登莱兑换官盐贩卖。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不过这个题本是之前的,内阁也有了票拟,他直接翻动后面,看看内阁的票拟。就见面写道:

“酌请户部调拨十五万两用于造船募兵,重开开中法一事关系甚大,暂不允许。”后面还有司礼监的批红。

“这么大的事情朕怎么不知道,这批红是谁批的?”

朱由校看到此处,当即大怒,拨款十五万两,这么多钱给自己不也就算了,重开开中法,对于辽东运量有益处,怎么就否决了,并且自己完全不知晓。

魏忠贤还在为刚才没有表现好而懊悔,现在又一看皇帝生气了,顿时战战兢兢跪下道:

“陛下,这个奴婢不知呀,这个是邹义邹公公批的红,奴才也不知情,可能那时时候您在练兵,所以没有看吧。”

“没看就不提醒嘛,这视朕为何地?”

朱由校龙颜大怒,把这奏疏一扔。

这种事都敢瞒着自己,那还有什么批情是他不知道的。随后又低头看了魏忠贤一眼,就嘱咐何宁进来。

“魏忠贤,你跟何宁去司礼监查查档案,看那边这份奏疏是怎么回事,如果真的是邹义批红不报,那就传朕口谕,直接罢免,我看他也老的有些糊涂昏聩了,回家养老去吧。”

何宁也在惊讶皇帝为什么这般生气,一听到批红不报,暗叫不好。

司礼监禀笔太监批红不报这可是死罪啊,暗想邹义怎么这般糊涂,不过现在也没办法,当即领旨跟魏忠贤去查此事去了。

只留下张昶一人陪着为朱由校,他坐在御座,早的好心情也被此事打扰了。

他虽心里也在怀疑,是不是魏忠贤诽谤,所以才让何宁去核查,但想来可能性不大,因为魏忠贤虽然识字,但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虽为禀笔太监,但批红的事情还是主要由邹义负责。

如果查到真的是邹义所为,那他也不管他是否资历老,为人正直了,再好的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不能用,还三番五次想要“匡正”自己,让他着实头痛,自己也不处罚他,他也老了,还不如退休算了。

这时何昶也把官应震的奏疏捡了起来,重新放在案牍,朱由校又拿起来想想。

重开开中法一事关系到朝廷盐政大计,内阁虽然反对,但他也想议一议此事,如果以此为口子改革盐政那就再好不过了。

目前明代实行是“纲法”盐政,就是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官督商销”制,有专门的固定盐商负责收购、运输、销售。这让这些盐商有了个金矿,各个肥的流油。

而朝廷呢,根本赚不了什么钱,明代食盐价格很很低,嘉靖后期,广东盐一斤值钱7文,两淮盐一斤值钱14文,比宋代乃至清代的盐价低很多。

如此一来盐税更低,是清朝的三分之一,宋朝时期的一半,中间利润尽被盐商拿走了。

但是就算是这样,明朝的私盐仍然泛滥,明末盐税还收不来。

现在朝廷盐税加征后为168万两,与此相比,清朝的盐税一直在400万两以内,到了乾隆朝接近600万两,这完全是云泥之别。

所以朱由校一直想着如何改变改革盐政,最直接的就是学清朝,民间的盐价管不了,但这些世袭盐商的利润要狠狠剥削,不然朝廷没钱啥也干不了。

第一更奉!

求订阅!求月票!

下面有书友群链接,相加的可以点击加书友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