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第三十二章 论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论战(2 / 3)

效法先人的故智,花钱买个偏安之势了。无论是金国衰亡在即还在继续纳贡,还是给红袄军封些官衔,给些钱粮。名目不同,实际上都一样,都是出钱出粮让别人替自己打仗抵挡蒙古大军,就像花钱雇人做工一样。红袄军在青州和蒙古激战一年,把自己的家底都几乎拼光了,早已经对得起他们拿的那些宋国的钱粮,况且他们虽然接受了蒙古的招远,却从未像西夏一样西征攻金助纣为虐,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这话说的郭靖哑口无言,郭靖自己也参加过一次蒙古西征,并且因此产生了“是非善恶”的思考,确立了后来的人生观。黄蓉的心思更活络,似乎听出了沈飞对南宋似乎有些微辞不满,不过自小受黄药师影响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沈飞又追问:“不说尽忠报国的话题了,那么兵法上,将如何应对蒙古军骑射”?

郭靖说:“对付骑兵,当年岳武穆的郾城之战是以步克骑,用麻扎刀砍马腿,也可以骑对骑,背嵬军有马战无俦之誉。弓箭,出战可以配盾牌手防护,而且同样可以训练弓手对射。郭某自信由我操练将士骑射功夫不会比蒙古军差,”。

沈飞想起了小说郭靖和杨过从蒙古军营里突围时第一时间交代杨过先去夺两面盾牌防止弓箭。最后襄阳大战时的描写,史家五虎带群兽来了后,郭靖调来两千弓箭手防备,评价在郭靖的训练下,襄阳士兵的骑射术确实已经不逊于蒙古。最后大战时耶律齐统率的五千军队和蒙古军交战损失两千人击杀了蒙古军五千人,打出了1:2.5的交换比。但是这样硬碰硬的思路是难免两败俱伤的。郭靖训练出来的精兵比起蒙古军来毕竟数量有限,对耗下去不仅划不来,而且难免失败。即使是岳飞,其他各路配合的军队先撤退以后,也“马踏南去人北望”了。

沈飞说:“郭大侠似乎没有说到一件克制骑兵的利器”。

郭靖有些奇怪,问:“什么利器”?

沈飞说:“战车。战国李牧山谷设伏大破匈奴骑兵,斩杀十一万,就是用战车兵挡住匈奴骑兵、再以骑兵步布和弓箭手合围歼灭匈奴骑兵。汉朝卫青漠北对阵匈奴单于主力,当时汉军精锐先是被霍去病挑走,李广和公孙敖两路两万人马又迷路没有赶到战场,敌众我寡,战局不利。卫青也是用武钢车列阵,阻档匈奴骑兵冲击和箭矢大破匈奴王庭主力,晋初鲜卑秃发树机能用骑兵攻陷西凉,多名晋将惨败,也是马隆采用诸葛亮所制偏厢车,募军三千五百出击,就击败数万鲜卑骑兵,杀死秃发树机能,战车历代都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接下来,沈飞直接就用了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原话,说:“战车一可以束营伍,一可以为营壁、一可以代甲胄,堪称有足之城,不秣之马,以战车为核心与骑兵、步兵相互配合,互为攻守。才是可以大破骑兵的强军”。

沈飞心想,俞大猷和戚继光的车步骑营,战车的作用是多功能的,一是作为运输车,运载士兵和武器。一是作为装甲车,保护士兵,戚继光认为鸳鸯阵只适合在南方狭小的地形作战,在北方平原就不适合了。到了蓟镇就把鸳鸯阵作为奇兵藏在车壁的保护下,只有敌军接近时才出击进行近身肉搏,而且绝不远离战车,随时可以退回。还有就是作为炮兵牵引车,车营里藏的正兵就是各种火器兵,大将军炮、佛狼机炮、快枪、鸟铳、虎蹲炮等等各类火器手,远距离分梯次攻击。后面还跟着后勤辎重营,随时可以补充武器弹药和食物,大战时可以维持整整一天的持续攻击,堪称一支恐怖的现代化多兵种合成旅。

郭靖沉思了一会儿,说:“先生提醒的不错,战车确实是一种克制骑兵的利器。我们夫妻在桃花岛享了十年清福也够了。也确实该到前方训练将士,只要练出骑射不逊于蒙古精兵,加上战车以补骑兵的不足,大战再起时足以与蒙古军一战”。

沈飞暗想确实从书中第一次襄阳大战开始,郭靖一家就移居襄阳城了,不过训练车步骑营的事情,还是自己来保险,自己可是刷到过这个能力的,没有人比自己更加熟悉。现在只是给郭靖和黄蓉提一提这个概念。戚继光的作战思想里极少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式的思路,弓对弓、骑对骑,进行拼刺刀式的对决,这样即使胜利也会损失惨重。还专门批评过“惟以虏为师,彼以何利,我即以本器当之”的观念和战法。戚继光主张“异用之术”,要使用与敌军不同的武器和战法克敌制胜才能不仅取胜而且尽量减少己方的战损,在南方,戚继光虽然参考倭刀及刀法创制了戚家刀和辛酋刀法,可是没有只用刀和倭寇对砍,是用藤牌手、狼筅手、长枪手、镗钯手组成攻防一体鸳鸯阵小队,腰刀和投掷标枪只是藤牌手的两件副武器,实际是用六件兵器对付敌军一件倭刀。在北方,用战车组成营壁,摆上距马,远距离用多种不同射程的火器打击骑兵,近距离还是鸳鸯阵肉搏,不过取消了狼筅,增加了棍、钩镰、砸马腿的大棒对付敌军一把不过三尺的短刀。

戚继光这种思想也和现代战争吻合,淘汰骑兵冲锋的是一战时的大规模战壕加铁丝网、地雷阵、机枪阵地,对付机枪低级一点的掷弹筒,高级一点的榴弹发射器。攻坚用大炮,冲击阵地用坦克。对付坦克大炮用武装直升机、或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