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教合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教合一(2 / 2)

“化心魔为神通”的法门在内丹打坐入静这一步摒除私欲杂念,退出识神,开玄关显元神非常有用。“识神”可理解为后天常意识,“元神”可理解为先天潜意识,“元神”一动,化为“真意”。

还有其中的“闭气大法”结合武当张三丰《蛰龙吟》和陈抟《希夷先生胎息诀》,经过众人研究讨论,还原了整经卧禅胎息的睡仙功原貌,是不是和陈抟的一样不能确定,但是功效绝对不逊,对这样的好东西,沈飞用的系统优化,不过这要修成金丹以后才有的效果,目前练习和一些后天养生术差别不大,功效大减了。

龙门派张静虚的传承远不如后来传至伍冲虚形成伍柳派时详细,沈飞和完颜萍、杨灵月交代了一下,沈飞穿越回了《碧血剑》世界,找到同样是全真派出身的马真一,向他询问了伍冲虚的情况,这时伍冲虚的著作已经出版,没有满清入关也就没有避入山中的必要,找人方便多了。

把事情告诉了崇祯,先搜集伍冲虚的几部著作,里面有参引的佛道典籍。再动用国家的力量,在马真一的引荐下找到了他,拉入了江湖司,当面向他本人请教了丹法。再穿回现代,又搜集了柳华阳的两部著作和《炁体源流》,来回共花了二十万成就值,不过得到完整的伍柳派理论是值得的。

到这一步只整理了仙佛合宗,还要加入儒学思想成果,儒学修养致于技击,乃至一通百通,没有比俞大猷和唐顺之再好的例子了,不过论思想史发展的巅峰,还是在《碧血剑》世界的晚明。

沈飞想起了崇祯的护卫营统领张渊在随崇祯从皮岛返回时,在山东书院开导只爱习武不喜读书的学生说的话,张渊的论述,纯粹是从儒学理论出发的,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创立儒学修行体系再合适不过了。

张渊当天首先是引用俞大猷以儒学比喻武术的话“棍法如士者之读四书,四书既明,六经之理自明。棍法既明,鎗钯刀牌狼筅诸技之理尽得之矣”。

张渊当时论述儒学理论指导和心性磨炼对武艺的重要,那一句句话,又在沈飞脑海中盘旋:

“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最根本之道理,明了这个道理,日日琢磨,方能日日新,日日有所进,方能止于至善。这武艺也有明德,也有至善,你可曾明白?”

“武艺之明德,只是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调动对方,让对方为你所用,而不能为对方所调动。”

“做到后发先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要慢时稳得下来,稳如泰山。要快时,快得去,能如电闪。似进而实退,对方以为你退时又出其不意而突进”。

“而最精要之点,无非十个字: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

“不仅是要明了熟习技击套路。而且在心性便要磨练。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屈,顶得住险,心要如明镜,对纤细至微之动静,也能明察秋毫。又要有果断雷厉之气魄,认定时机,便能施出雷霆一击的手段”。

“如此才能做到‘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故此技击,尤其是兵器较量,不仅是斗力,也是斗智,更是斗心。真正到境界高,斗的必定是修身功夫。而这修身功夫,却都在四书五经之中”。

“就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这一句话,你便琢磨百遍千遍也不嫌多”。

“你练棍法,练武艺,能知何处当止么?只是知止一节便是大学问。便是知何处当止,你又能真止得住么?知止而能止便要大毅力。

知止能定之后,方能求静。心静气凝,于喧闹场中亦如万籁俱寂,万物纷乱而不能扰,声色环绕而不为所迷,旁人欺辱而神不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如此方为安。

心之安宁,无论身处松懈无忧之乐土,千钧一发之险境,胜败攸关之隘口,皆能心细如发,思虑清明,如此方为能虑。思虑之后有所得,所得或用于平日之苦练,或施于对战之临机。苟日新,日日新,又何愁你技艺不精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