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华娱从2004开始> 第200章 首部科幻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首部科幻片(2 / 3)

的《时空恋旅人还是很不同的。”

“国内,很少有这种类型的电影。”

“《时空恋旅人的上映,也就令人眼前一亮。”

“虽然.周星星的《赌侠也有穿越时空,再加上其中的特异功能元素,也能算是一部科幻片。”

“但《赌侠与《时空恋旅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赌侠只是借由电影开头的穿越,然后故事另有展开。”

“《时空恋旅人却是围绕着时空穿梭拍摄出来的影片。”

“两部电影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如果要说这两部电影谁更像科幻片,那么自然是王树的《时空恋旅人。”

陈葶在一旁听着张一谋侃侃而谈,脸上浮现崇拜的笑容,她道:“那王树的《时空恋旅人到底是不是国内首部商业科幻片啊?”

张一谋笑着接话:“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认为《时空恋旅人是国内首部商业科幻片,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说它算它便算,说它不算也就不算。”

眼见陈葶眼神中有着疑惑,他紧接着解释道:“在我国,电影领域其实有几次变革。”

“19491966是一个阶段,19661976是一个阶段,19771991是一个阶段,19922001是一个阶段,2002到现在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2002年电影院线改革开始算起,《时空恋旅人应该能算是国内首部商业科幻片。”

华夏成立以后,电影业制片厂、发行公司和影院都是国家的机构,制作和放映都由国家下达任务,并投入资金,统一收购和放映。

1990年代,国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转型期。

尽管张一谋拍出了《活着,陈恺歌拍出了《霸王别姬,田状状拍出了《蓝风筝,姜闻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市场”却是这个时期的关键词。

其实从80年代末开始,“市场”就热起来了。

精通西方电影史的邵牧郡,在他那本著名的《西方电影史概论里就表述过,那些只顾自己艺术实践,而忽视观众的个人化电影,将把电影带入死胡同,电影终究要恢复它和大众亲近的面目。

商业化、工业化这些概念,被人一再提及。

只是随之掀起的娱乐片大潮中流露出的“庸人习气”,降低了电影的品格,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从主管领导到理论家更像是“叫早了的公鸡”,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另一边,国内电影所面临的前景同样极为严峻。

随着电视的普及,歌厅、录像厅的兴起,大批观众被分流。

到1992年,国内电影观众人次下降到105亿,电影市场大幅度缩水,1992年的票房更是骤降到19.9亿元。

许多县市影院都难以生存,纷纷改成舞厅、台球厅,另谋生路。

改革,迫在眉睫。

1993年1月份,影视部出台“3号文件”,即《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一举打破了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的发行模式,允许制片厂向各省市的发行公司直接销售影片。

由此迈出了开放全国市场的第一步。

从1994年8月起,中影公司每年以票房分账方式进口“十部大片”,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此举,认为它只能使苦苦挣扎的民族电影雪上加霜,但事实证明这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和趋势的产物。

因为从1994年至2008年10月,中国市场过亿票房的30部影片中,分账影片是14部,国产大片占16部。

这说明分账影片没有让国产片消亡,反而激活了低迷的市场,让人看到电影蕴藏着的巨大能量。

并且,分账影片也迫使体制落后、投入严重不足、陋习丛生的国有制片厂进行壮士断臂式的改革。

在这一阶段,传统电影迎来了最后的辉煌,华夏电影也完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

国内对电影能够承担的角色,对电影本质特征的认定,有了更清晰的判断。

即,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在此之前,国内的电影模式其实理论上是可行的。

只是执行这套理论的是人,也就慢慢的腐朽了。

诸多电影人捧着金饭碗,不用担心市场买不买账,也不用担心末位淘汰,滋生了许多虚有其表的蛀虫。

可以说,电影票房的低迷,以至于县市影院难以生存,纷纷改成其它娱乐场所另谋生路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许多电影人制作出来的电影不好看。

而不好看的原因,便是“日子太安逸了”。

于是,到了2002年,电影领域院线改革。

除了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外,影视总局以政令的形式,规定各省市相关机构必须在2002年6月1日之前组建院线,面向全国,实行发行、放映领域的资源重组。

这样一来,就把影院作为经营主体从原先隶属的电影公司中剥离出来,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了发行层次,降低了发行成本,从而能够让利到制片方和影院。

另外,主管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