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1977:我的文艺人生> 第四十一章 赶鸭子上架的曾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赶鸭子上架的曾骅(2 / 2)

要不然电影一开拍,又各奔东西,没得时间了。”

“好啊。我早就想跟同志们见面,向他们学习。”巩雪满脸欣喜,“中戏的顾老师、区老师,北影的常老师、向老师都说,北影厂第四创作组能人辈出,藏龙卧虎。”

王维民开心地大笑,非常自豪。

“那是因为我们第四创作组,去年拍了一部《瞧这一家子》,成了中影发行放映公司77年发行拷贝最多的一部电影。还拿到了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今年拍了一部《喜盈门》,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是发行放映公司今年发行拷贝最多的。”

“发行拷贝最多的电影?”巩雪对电影运作过程不是很了解。

“哦,我们国家的电影,目前还是统购统销模式。”王维民耐心地向巩雪解释。

“我们北影厂也好,上影厂或长影厂也罢,全国电影厂出的电影,全部由中影发行放映公司收去,每部给五十到七十万元。

然后发行公司出电影拷贝往各省市,地区县乡镇,一级级地发行。越受欢迎的电影,出的拷贝也就越多。不过再多,发行公司都会有个天花板,不会超过某个数量。

有时候,同一个市,几盘拷贝,得在几个电影院来回地倒腾地放。所以大家伙都说,发行公司的发行员,骑单车技术,那是一流的。”

“啊,为什么啊?”

“因为他得穿街走巷,用最快的速度把拷贝送到不同的电影院去,不然就会被观众骂死。”

“哦——”

两人说着话,顺着人流,走进了工人文化宫的大礼堂里。

空间非常空旷,一排排的翻底硬板座位,密密麻麻的。

大家拿着自己单位分到的票,找到票上标识的座位,先不急着坐,前后左右看一圈,看看有没有熟人。

有熟人,就叽里呱啦地交谈起来。

整个大礼堂,呱呱的声音,一团一团的,最后汇集在一起,变成嗡嗡的声音。

王向东把曾骅带到后台,找了空地,不客气地说道:“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先去有点事,忙完就来找你。”

你是不是要去买橘子啊?

你个老王,占我便宜!

后台很空旷,人也很多,感觉全是诗人。

站在各个角落,咦哩哇啦地朗诵着诗歌。

工作人员穿行其中,来来往往,十分繁忙。

幸好没人认识莪,待会找个借口溜了。

我人到场了,只是突然肚子痛,得去医院看看,实在没办法了。

太机智了。

“曾骅,你怎么在这里?”有个女声从人群里传出来。

曾骅一转头,坏了,怎么遇上他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