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国家强盛繁荣,最要紧的是要拥有一块广袤无垠,物产丰富的土地,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文明延续下去的基础。
其次,便就是强大的武力和繁多的人口。
早朝后,李墨兰留了一些官员下来,叫他们先等在偏殿,率先接见了中书、枢密院、户部和市舶司的官员,以及负责制造船舶的官员。
市舶司创设于唐高宗时期的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职责为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抽分。
当时部门还不叫市舶司,而是市舶使,直到宋太祖年间才改名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市舶司。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市舶收入从建立初的稀少,暴增至去年的四十二万两白银,在朝廷财政收入方面,已然占据一席之地,且潜力惊人。
李墨兰看着底下的市舶提举、市舶指挥等市舶司的文武官员,道:“市舶收入在我朝财政收入中占比颇大,但各地的管理制度不够统一完整,限你们一月的时间,商讨出一套合理且实际可行的制度方案上来。”
市舶司的文武官员闻言精神大震,揣测李墨兰接下来应该是要大力扶持他们部门了,登时一个个精神亢奋的齐声应道:“是,微臣遵旨。”
看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且兴致高昂,很有想要大干一场的架势,李墨兰满意点头,笑道:“往后有的你们忙碌了。”
市舶提举忙道:“陛下言重了,为陛下效力原就是我们分内之事。”
不忙碌,如何能升官进爵,市舶司的官员一个个都亢奋了起来,连连应和。
李墨兰抚掌大笑:“好好好,你们有这份心气干劲就好。”
“翟东鸣。”
“是。”
得到李墨兰的示意,翟东鸣忙调遣小太监将早前誊抄好的册子分发了下去,一众官员纷纷阅览起来。
册子里攥写着更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
工部尚书舒建一看着册子里船图上标注的数据,当即一惊,认为那样大的船只太脱离实际,不禁快速瞥了一眼李墨兰后,忙去看文字内容,待看完了,猛然提起的一颗心这才回落。
见舒建一看完了,李墨兰笑问道:“如何,你们可有信心建造出来?”
舒建一转身同工部负责船舶制造的官员碰头讨论了一会儿,回道:“臣等定不辱命。”
见一旁的户部尚书郭自勤蹙眉思索,李墨兰问:“郭卿,可是有什么难处?”
郭自勤想了想,问:“造一只大船倒是不难,问题是陛下准备造多少只这样的大船?”
“两年内最少十只。”
李墨兰感慨道:“番薯的由来你们都知道,既然安南有此圣物,那其他国家会不会也有如番薯般高产且易于种植,易于饱腹的食物呢?”
“辽国、西夏、吐蕃、大理,这些我国以东的内陆地区里盛产什么,通过汉唐两朝的记载,我们知道,但像安南这般的沿海国度,我们就知之甚少了,若不然,番薯应该早就在汉唐时推广开来了。”
郭自勤道:“可如此一来,所耗人力物力财力巨大,恐怕财政恐要吃紧,且还不知要耗时到何日才能有结果。”
李墨兰点头,“你的顾虑我明白。介于这个问题,我思虑许久,决意组织一支船队,船上置备香料、药材、布匹、瓷器、茶叶等货物,自南而下,卖到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如此一来,我们既可以收集良种;还能为朝廷财政创收;同时还能顺带摸索其他国家的实际情况,此乃三全之策。”
海上贸易的暴利程度,那都是后世史书有明确记载的,既然系统商城里能买到后世的那些工具书,制造册,李墨兰自然得把握住。
不然,国库没钱,李墨兰很多政策都无法开展,光是军饷、救灾、修建水力、官员俸禄等开销,就疲于应付了。
郭自勤韩琦等人顺着李墨兰的话一想,眼睛越来越亮。
郭自勤行礼道:“陛下英明。”
韩琦谢海正等人也齐呼道:“陛下英明。”
市舶司的事告一段落,李墨兰又将一本赚钱之册拿了出来,里面记载着如炼钢术、炼铁术、造纸术、印刷术、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织机、造船术、水泥、玻璃等等等等先进工艺。
“你们都商议商议,看看如何利用册子里的东西提过财政收入。”
韩琦等人接过分发下来的书册,一头雾水的打开来一看,登时震惊不已。
“陛下,这是……”
李墨兰笑道:“这里面一部分是我的构想,一部分是前两年出巡时寻来的。”
这个时代还没有类似《天工开物》那般,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李墨兰拿出来的这本算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本,容不得韩琦等人不震惊。
原本李墨兰是准备一项一项拿出来用的,但考虑到自己的政治素养,治国经验不如韩琦谢海正这些老家伙,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