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三十四章 关键的煤炼铁技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四章 关键的煤炼铁技术(1 / 2)

李孟羲再三解释,不是鼎,只是锅,匠人们面上说懂了,心里想的还是,不过是一个没脚的鼎而已。

匠人们开始忙碌了。

因为铁匠实在太多,用不了所有人都忙碌,铁匠之间好一会儿谦让,才决定出了谁来打铁。

按要求,铁匠们分工合作,从铁池里把熔融状态的铁浆夹出来,然后放于铁砧上,哐哐开始锤。

颇感疑惑的李孟羲走了过来,他问,“为何不用铸造法?用铁水直接铸造不成吗?”

刚打了没两锤子的铁匠不妨李孟羲过来了,怕打铁的铁星溅到李孟羲,铁匠赶紧把锤子停了。

铁匠解释到,“不成,铸不成的。”

“为何?”李孟羲疑惑不已,他抬头看着铁匠,“铁不是化成水了吗?只要做个模子,铁水灌进去,不就成了?”

铁匠被李孟羲问的直挠头,也不知咋解释好了,铁匠索性,拿起钳子把铁夹了起来。

“看着了吧军师,这铁跟泥巴一样,都不会流,冷的快,冷了就更不会流了。

要是东西小,还能铸,锅那样大,铁灌进去,流不一会儿,就冷了,硬了,不流了,流不到下边。铸不成的。”

李孟羲看着铁匠手中钳子上夹着那块软塌塌的果冻样的铁,此时,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李孟羲终于明白了。

李孟羲一直在疑惑,为什么铁锅到了宋朝才开始普及开来,为什么宋以前的朝代铁锅极不普及,这是为何?

现在明白了,关键就在冶铁技术。

铁锅要普及,成本就得极低,造铁锅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锻打锻造,把整块的铁敲出锅的形状,一种用模具,用铁水铸造,直接把铁水往模具里一倒,待冷却,就成了铁锅。

这两种方法,很明显,铸造成本远低于锻造。

铁锅必然是先能容易铸造,然后才有大量普及的基础。

可难点就在这里,铸造。要铸造铁锅,就先得把铁融化成铁水。

只把铁融化还不行,因为温度不够的话,铁不是液体形态,而是果冻一般半固体的熔融形态。

就如铁匠所说,铁跟泥巴一样,流不动,小的东西倒还是能铸造,大的物件,如铁锅,那么大一个锅,熔融状态的铁流动性极差,从模具口里把铁倒进去,不待果冻状的熔融铁慢腾腾的流一会儿,铁可就降温了,堵塞在半道,大件铁器用熔融铁铸造不成的。

宋代冶铁与汉代冶铁,一个重要变化是,宋代大量用了煤炭,煤炭的温度比木炭高了一截,也正因为大量用了煤炭,宋代冶铁时很容易就把铁化成铁水。

有了铁水,铸造铁锅就简单无比。

汉代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尚未普遍,也就,炉温不够,铁炼成时,大多数情况,不是铁水,而是果冻一般的熔融铁,熔融铁流动性差,且随着温度降低,飞速变硬,失去了流动性。

铁都不流了,如何在填充满整个模具。

所以,在冶铁液态铁比较困难的汉代,就没办法大量生产铸铁锅。

原来如此,是煤炭的关系。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孟羲又想到,本还想在军中普及铁锅呢,铁锅比陶瓮结实,也比陶瓮方便,铁传热性能强,加热食物也快,还省柴,而且铁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质,总之,铁锅好处太多了。

可现在弄明白了,要大量生产铁锅,非得有大量煤炭才行,可,煤炭哪里找去?

汉代应该早就有用煤炭炼铁的了,可用煤炼铁只是少部分地方而已,煤炭开采也是少数。

大汉境内,哪里可寻到煤矿,若有煤矿,离巨鹿多远?

若煤矿过远,千里之遥买煤运煤,成本又几何?

李孟羲深切的感觉到,一个技术与能源上的障碍,横亘与眼前。

铁锅极好,铁锅的出现堪称是划时代的炊具变革,有了铁锅,就可以炒菜了,众多美食可以诞生了。

可,要铁锅,就得煤,没有煤决计不行。

李孟羲陷入了迷茫,迷茫在他对大汉的风土地域煤铁分布一概不知。

至此刻,铁匠们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不绝于耳,李孟羲则在想,需要寻一人才,需要有一熟稔大汉各地地理的人才。

煤炭之时,一时难以解决了。

匠人们热火朝天的打着铁,看的出来,重操了旧业,铁匠们工作热情是很高涨的。

这或许是,农人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又摸到了镰刀,铁匠流亡之后终于又能打铁了,劳动此时带来的是安定与殷实之感。

铁匠们准备打出几块铁皮,然后再把铁皮拼成一个锅。

听说青铜器是分体制造的,铁器竟也分体制造。

李孟羲再一想,也是,如果是球面的铁锅,倒能用一块铁铛铛铛一点一点给锻打出个锅的样子来。

可,高压锅,是一个圆柱形的,形状复杂,不好锻打,匠人们选择分体锻造,也行。

义军现在有十五万之众,全军过了一遍搜集出来的这些匠人,十五万人中挑了不到百数铁匠,这几十铁匠,每一个都不只是普通铁匠,每一个都足以称为大匠,技艺娴熟一人能带好几个徒弟的那种。

匠人们哐哐打铁,李孟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