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五十九章 旦日大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九章 旦日大祭(2 / 4)

整个高台盖起来,使高台看不出有板车的痕迹。

如此一个高台,怕是张角起义时装神弄鬼时都弄不出这么好的一个高台。

问题解决了,李孟羲和关羽立刻分头着手去准备。

李孟羲去找布匹,他在仓库里把种布匹翻了出来,然后找华丽的,找看起来漂亮的那些。

自然,又华丽又漂亮的,只能是丝绸。

丝绸颜色各种各样,李孟羲寻思,祭天地的时候,何等颜色最好?

若论华贵,金黄色最豪气,李孟羲便翻出了金色丝绸。

可再一想,有些不妥,不妥在黄巾。

黄巾本就以黄色为号,今日新年第一日,万象更新之时,仍以黄色布置祭台,不就反加深了黄巾的印记。

所以,不能用黄色。

李孟羲又想起,若说喜庆,红色的热烈华腾,也好。

于是,他去找红色丝绸,结果是,丝绸多是亮丽的特殊的颜色,寻常的红色丝绸只找见两匹。

即将搭成的祭台肯定很大,两匹丝绸肯定不够用。

没办法,权衡之下,李孟羲干脆乱七八糟一堆丝绸都拿一些。

颜色杂了,可以说是五行,也能解释的通。

李孟羲将丝绸装车,装了足足一满车走。

到南门外,关羽调集可车队已开始搭建。

搭建高台的话,有集装箱集装箱就很好用,就如玄武战车,堆起一放就是高台,可是没有厢形的玄武战车,普通的板车一辆摞一辆的垒起来,难免高低不齐。

李孟羲远远的看着士卒们忙碌,看着士卒众人将板车越垒越高。

当车垒到八九层的时候,够高了,关羽走来问,高低咋样。

李孟羲走到正面看了一眼,他感觉高低还行。

只是,看着支支戳戳垒用板车垒起的台子,李孟羲脑海中就浮现武侠片中板凳阵的既视感,老派的武侠片中,为显示主角的功夫好,往往会把武大镜头安排在用板凳架的凳子山上,这样的凳子山,只一个特点,稍有动弹,就塌了。

李孟羲对板车有同样的顾虑,他总感觉这一堆板车堆一起歪歪扭扭的,怕一个不留神就塌了。

细节决定成败啊,试想,要是张角起义时垒高台装神弄鬼,要是做法做到一半,轰隆一声高台塌了,那张角立刻威严扫地,那还能蛊惑人心蛊惑个锤子,还怎么造反。

同理,本来大张旗鼓的祭拜皇天后土,是为了安抚人心提振士气,结果民夫们拜着拜着祭台塌了,那么,不仅达不到安抚人心的效果,民夫反而会想这是不是不吉利,是不是要有灾难发生。

李孟羲深刻意识到祭祀如果差错问题会很严重。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啊。

想通之后,李孟羲指着板车垒起的高台道,“关将军,如此垒法,必不稳固,可拆了重垒。

再垒之时,每加一层,用麻绳层层绑缚,不使其稍有晃荡,如此,方能稳妥。”

关羽接纳意见,令士卒把车垒拆了,重垒。

待士卒将许诺麻绳拉来,再开始新一轮的搭台工作,这新的一轮,搭的要慢的多了。

士卒们每搭上一辆板车,将板车尽可能的跟下边的那辆扣好之后,再拿绳索上下左右绑紧,一辆固定好之后,再开始固定另一辆。

不知不觉,天渐渐亮了。

天亮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士卒们把高台又垒起了。

这次新垒成的高台,绳索纵横交错,看起来就结实。

李孟羲绕高台一圈看了看,高台大体成一个巨大的很不规则的长方体,够高,够长,也够宽,反正体量上肯定是够了。

接下来,按计划,该是“装修”部分,板车垒成的高台,太丑了,丑的跟一堆破烂一样,不堪入目。

如此高台,用于祭祀,太不严肃,所以必须装修。

李孟羲将人把一车丝绸拉过来,他一手背在身后,一手随意指了指丝绸,对士卒们说到,“拿上丝绸,爬上去,抖开,把高台整个盖起来。”

关羽见状,就笑说,“羲儿,你又折腾丝绸了。”这句话内里的意思是,李孟羲把丝绸当寻常布料用,丝毫不以为贵,简直视钱财如粪土,坦荡的很,关羽赞许无比。

士卒们一人把整车的丝绸一人抱一匹爬到了高台上,然后抻开从这头盖到那头,就跟打包一样,一条条各色丝绸抛撒下来,五颜六色的,蔚为壮观。

一车丝绸够用,一段时间,整个高台都被丝绸盖着了,丝绸层层叠叠的将高台盖了个严严实实,从外面丝毫看不见里边板车。

不得不说,丝绸就是好看,通体一盖,色彩斑斓的,华丽非常,关羽满意的点了点头,扭头看向李孟羲,问,“羲儿,你看如何?”

李孟羲盯着看了一会儿,他看到,什么吗,高台前后不齐,左右高低不平,这里高截,那里凹一下,不够好看。

李孟羲摇了摇头,“不妥,不够平整。”

关羽认为极漂亮的高台,到李孟羲这里,李孟羲看不上眼,此时关羽的感觉,就如同又跟造纸那会儿一样,多好的纸都入不了李孟羲的眼。

关羽笑笑,既然李孟羲看不上,那就再改改,看怎么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