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七十章 锻造四火(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章 锻造四火(二)(2 / 2)

是流动性!锻刀的过程,会把刀用锤子一锤子一锤子砸了一遍又一遍,那可想而知,刀内部得被打成什么乱七八糟的,肯定是这里凹一点那里凸一点。

也就是,锻打之后的刀条,内部很不均匀。

而将之加热到半柔软的熔融状态,熔融状态,铁是拥有着微弱的流动性的。

然后,如果能长时间保持着这个熔融状态的化,那么,在重力作用下,刀中那些因锻打造成的细微凸凹和不均匀,就缓缓的“流”平了。

这大概,就是原因,“自流平。”

而再结合具体工艺,退火将刀条放在一堆将要燃尽的木炭中,正因为炭要烧尽,火力不够,所以,就不会使刀条过度加热,而正好能跟刀条的散热维持一定时间的平衡,使刀条维持温度长时间不变。而如果放的是一堆新炭,那么炭就要烧很长时间,就会使温度越来越高,就会让刀条过于高温,过于高温的刀条会变得过于柔软,会“化”掉,会变形的。

妙就妙在,用将尽烧完的炭。

其实还有更妙的,不用炭,可以用烤箱,烤箱里的温度也是恒定的。

退火如此。

再之后的正火,正火乃是,将刀条加热,塞到一堆草木灰中冷却。

草木灰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大概是为了,不至于让降温过于迅速吧。

若说退火是为了长时间软化金属,使金属自流平,那正火又是为何,正火又是加热了,也是等到冷却了,难道是为了稍微的再一次自流平?

想想,或有可能,模湖记得,在铁匠正火时,刀条烧的明显不如退火时温度高。

温度高,铁流动性更强,温度低一些,铁流动更弱,那为何,要多此一举,再流动一次?说不通。

而且,正火没有长时间保温过程,乃是没有加热,从热变到了冷,而淬火,也是从热到冷。

淬火的原理,铁质极速冷却结成晶体,从而大大提高硬度。

而若从高温放在空气慢速冷却,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较为柔和的冷却结晶?也就是,为了另外的晶体。

大概是,高温铁骤然冷却可结成一种坚硬晶体,高温铁在空气中缓慢冷却,通体结成一种更缓和的晶体,从而,加强铁件强度。

正火跟淬火竟可能内里是一个原理。可想来,都是从高温较为快速变冷,淬火是放冷水中,骤然变冷,正火是放空气中,须臾变冷,环境变化类似,那其中原理也是类似。

一切似乎了然了。

锻造四火。

退火】乃是,将铁烧成柔软又不至于太软的状态,然后长时间保温,使其长时间“自流平”,以慢慢均匀材质,均匀掉刀条中那些因锻打造成的内部不匀。

正火】乃是,内中道理与淬火类似,乃是将铁加热到不高不低的温度,再放在空气中不快不慢的降热,使铁不大不小的冷却收缩,铁整体结成不软不硬的晶体。此一步,乃细化整体结构。

淬火】乃是刀剑外层与冷水快速接触,为了使铁快速冷却收缩,为了得到强大硬度。

回火】则是,微调,修正。淬火不好控制,极容易把刀淬的过硬过淬,所以淬火之后稍加温度,稍降低硬度,能明显调和刀剑硬度与韧性的平衡。回火一个流程,跟造钢,从生铁——到熟铁——加炭成钢的道理一样,都是没办法一步到位,然后加了一步补救。

若是淬火能一次恰恰好,实则就不需回火。

而恰因为淬火难以一次功成,成功率不高,所以便有了回火修正的技术。

锻刀要义,大抵如此。

大抵了解了锻造关键,同时,便有了改进之法。

于退火】一步,退火是为了让铁变软,借助其微弱的流动性,均衡材质,那么,除了长时间保温,其实还可以把刀条晃荡起来——一盆凹凸不平的米,端着晃两下,就平了。

只是,不知轻微的晃荡对铁质的均衡作用能有多大,值不值得加上。

于正火】一步,目的是为了刀条通体晶体强化,那么由此,回火的关键便是,正火之前,刀条一定得加热充分,使里外都热。

淬火】可改进用尿和油脂淬火。

回火】一步,加热充分,保温,则是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