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一十四章 第三类印刷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四章 第三类印刷术(3 / 4)

同意之礼。

之后的正式试题部分,填空,诸如,“子曰,学而时习之,…………”

“子曰,三人行,……”

这些填空题,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都是最精要的论语散句。

而因恐士子们有人不知该如何作答,李孟羲还特意写了一个例题,提示士子们在括号里填句子。

第二部分,乃是多达一百二十个带着数字的空括号,1,2,3,这样的形式。

这是听写题。

考试的时候,关羽或刘备可拿着题干发问,士子们把所听到的写下来。

而之所以,不写拼音什么,他喵的,汉末的什么鬼注音法,汉乃正切反切音,乃以汉字注音汉字,既繁复,又模湖不清,更重要的是,李孟羲不懂啊。而要是写aoe之类的音标,士子们又不懂。

所以,在后世明明如此简单的考题形式,在汉末,愣是根本没办法用,只能是让人拿着题干念。

而从这里,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古代科举多要死考四书五经了,四书五经毕竟还有统一答桉,虽说四书五经跟实用的词汇相去甚远,可如果说要考实用词汇,没办法考。

比如说,考个,弩车】,出题方法应该是标准读音,让士子填词。

可汉的标音法是什么鬼,汉音标法,乃是以常见的简单的字的读音,标复杂的字的音。

弩音标切音是,音切鲁木,音切尺二。

好吧,这个鲁木,他到底是路,还是奴,这个音切尺,他到底是才,还是侧。

音标本就不准,不准的就没办法根据音标填词,也就没办法去考那些实用的词汇。

而要像李孟羲的方法,拿着题干,考官去念题干,士子听写,这虽是能用,但问题大了。

一旦让看管介入,变量就大了去了,看管可能看某个人不顺眼,故意站的离他远,考官看见熟人,故意站的近。

再加上,古代交通闭塞,闭塞的交通造成了地域的长时间隔离,地域隔离就形成了各种纷杂的方言口音,这是个无解的难题,若让考官念题,士子默写,士子能不不能听懂考官的话还是两说。

综此种种,李孟羲便意识到,古代考四书五经,非只是简单的愚钝人心培养奴才的这么简单,这其中,也有考核难度的原因在内。

李孟羲规规整整誊抄下了一百二十个空题,他写的都累了,再一想,君子营再加上涿州士子,几百人,抄几百份都累成狗了。

所以,必须得用印刷术。

想到印刷术,想到试卷,李孟羲这时想到了一种似乎很高效的印刷试卷的技术,那是小时候,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们会用蜡纸用金属笔手写试卷,然后一张一张的印,似乎蜡纸试卷半个小时就能写一张的,比凋板和活字印刷术都快捷的多。

可,在古代,为何占绝对主流的是凋板活字二术,蜡纸术去哪了?是古代没有蜡,还是古代的蜡太贵了,李孟羲不很理解。

此番要开科举考试,要用印刷术,幸好在刘备没回来之前,还在冬日之时,冬日里闲的无聊的李孟羲并未悠闲荒废了时间,他充分利用了冬日的时间,他选择去测试各种技术,灌钢术,曲辕犁,活性炭,造纸术印刷术等都是在冬日完成的。

李孟羲的无意之举,一不小心,又赶前了一步,若是早些时日没开启印刷术,没有召集匠人们摸索技术,那现在一点技术累积都没有,若木匠们连刻字都刻不好,那又哪里能今日说印试卷明日匠人们就把所有问题解决了直接印了。

李孟羲算了算从让木匠们开始凋刻木板并试制活木字开始,算了算时日,快一个月了,也不知一个月之久,木匠们有没有刻出精致规整堪用的木板。

李孟羲问刘备,军中可还有蜡,刘备说有,说着便动身去拿了。

蜡拿来,李孟羲一看,是牛油蜡,这玩意儿不成的啊。

李孟羲皱眉,问还有其他蜡没有,比如一种是白的蜡,那蜡防水,也不像牛油蜡一样粘湖,化了一往布上一铺,很光滑。

李孟羲说了半天,刘备才明白过来,恍然大悟的刘备迟疑说,“你说的,是虫蜡吧?”

李孟羲停下了笔,他愕然,“额,这何为虫蜡?”

之后刘备便给李孟羲讲起了常识,这虫蜡乃是,有种树,树上会长虫,虫把树叶一吃,吐出来白色的蜡流到树上,然后把树上流着的拉小心刮下来,一点一点集起来,再一化,插上芯线,就做好一根虫蜡了。

虫蜡就是白的,玲珑剔透的,只是,此蜡价极贵,多是豪贵人家用。

说起豪贵人家,刘备做了个比喻,说是就如张飞的家底,也用不起虫蜡的。

到这里,李孟羲明白了古代为何不常见蜡纸印刷技术了,根源在于蜡,百姓都点不起灯,又怎么用的起上好白蜡,印刷术本就是低廉遍于普及的技术,要是失去了价格低廉这一优点,那开个蜡模,成本比请人手抄都高了,而且很明显,蜡纸的耐久很低,天色会化,墨水还会晕染蜡质,印不多蜡模就废了。

而高昂的成本下,又印不了多少,可能连本都会不了。

哪像凋板,凋板印出来,能用几十年还能继续用,成本天差地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