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八百九十九章 《子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九十九章 《子曰》(6 / 7)

“都瞅见了吧?左边放多高,似乎,右边就能到多高。”

讲解完,示意匠人进行这一步。

匠人又拿出了另外一个斜木。

这个新的斜木,斜度平缓了很多。

然后,同样的方法,两斜木相对,小球于左边刻度位置滚落,滚到右边,到最高时,恰在刻度位置。

随后,斜木再换。

连换了多块斜木,斜木有陡有缓,各种坡度不一而足,然而,无论怎样坡度,小泥丸总是滚到一样高度。

试验现象已无比分明。

李孟羲笑问几个匠人,“你们欲解之题,该是这一题,问,若,两坡相对,一球自左滚落,到底再进,滚上右坡。

敢问此时,右坡越陡小球越高,还是越缓越高,亦或是,陡缓无差?”

匠人立刻回答,“俺们一开始想着,陡的坡上的低,缓点的坡上的高,谁知竟是一样的高。”

匠人自始自终都有些拘束和怯场,可当他说起测试结果时,底气太足了,一点不见怯场。

李孟羲郑重宣布,“此题已解。谁人有异议?可上来一辨。”

无人会有异议。

方才所见,不论怎样的坡,泥丸从左滚下来,滚的高度是一样的。

这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完全解决的问题。

李孟羲当场下发赏赐。赏赐包括,千人将待遇,一万钱,粮肉各三百斤。

此中有插曲,因为这问题不是一个人解答的,甚至不是上来的这几个匠人解答了,是一群匠人一起试验出来的。

也就只好,把赏赐分成多份,散给所有人。

钱粮赏赐只是一时,也只能激励一时,而千人将待遇会一直提醒激励身边的人,所以,为使激励更为持久,李孟羲当场写了票据发给解题有功的匠人们。

发的票据是长期有效,只要凭票据,每到每月发粮饷的时候,就可以去领取千人将规格的粮饷,并且,日后匠营若是选拔官员,凭此千人将待遇,可优先拔擢。

匠人们能出一部分题已经难能可贵了,然,匠人们给李孟羲的惊喜还不至于此。

李孟羲问起,小球在左边某个高度滚落,滚到右边的高度,是跟左边一样,还是不一样。

匠人迟疑了,“俺们觉着,可能一样,可能会略低那么点,只是不好看出来,低不多……”匠人们迟疑着答到。

李孟羲都诧异了,他本以为,不同坡度的那个问题都已经答出来了,他以为匠人们已经弄明白了,可竟然,从匠人们嘴里冒出一句,“可能一样,也可能会略低。”

李孟羲让匠人们解释,什么叫可能一样,亦或略低。

匠人们随后亲手演示了他们的想法。

他们将两个同样坡度完全一样的斜木相对着放到一起。

然后,泥丸自左边撒手放下,泥丸顺着左边的坡咕噜滚下来,又滚到右边坡上。

放之不管,小球就不停的从左滚到右,从右滚到左,滚来滚去,越滚越低,最终停在当中。

匠人们说起他们的想法,“俺们觉得,左边多高,右边也该是多高的。

可如方才这样,放之不管,越滚越低。

俺们又觉着,既然是越滚越低,那左边在先,右边在后,理应是,右边更低。

之所以看着一般高,俺们觉得,可能是低的不多,眼瞅不出来。”

当李孟羲听完匠人们的解释,他认真想了想,心中突然生出一丝敬服。

这才是对的!

匠人们才是对的!

真的是模棱两可,从理论上说,的确应该是一样高的,可从实际上说,小球的确是滚着滚着越滚越没劲儿,因为摩擦力一直存在。

让匠人们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也恰在这里。

从不同陡度的那个测试中,匠人们从理性的直觉已感觉到了,小球从左滚到右,应该是同高的。

可实际测试,却不太符合这一猜测。

李孟羲梳理了匠人们的回答,这其中,他发现匠人们有精妙的逻辑推理过程。

匠人们从小球左滚右滚最后越滚越没劲儿这个现象,准确的推断出,既然小球滚动是越滚越无力,那从左边滚落,滚了一截才到右边,那必然,到右边时,力量已削弱了一些,不可能同高了。

李孟羲对匠人们的探究满意无比,他觉得该适时提点一下了,“几位,另一个试验。

小球自斜木滚下,底下放了木板,沙子,灰,泥巴,这个你们还记得?”

匠人们连连点头,“记得,记得!”

“那,为何东西越光,小球就滚的越远?”

“又,假设说,两个相对斜木,光的不能再光,丝毫无阻,敢问,小球此时,是越滚越低,还是,力道永不衰减,会来回滚一天,两天,?

??至月余,乃至滚至天荒地老?到底,是哪种?是越滚越低,还是力道不减?”

匠人们犹豫片刻,答说,“越滚越低。”

李孟羲张了张嘴,“再想想。”

再想想,匠人们还是答越滚越低。

看来,是未能完全明白啊。

李孟羲只好放弃。他将这个错误答桉暂列为正确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