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九百七十四章 实战演练(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四章 实战演练(二)(2 / 3)

了,两百战兵有些不够,李孟羲加派一百人,使战兵变为三百人。苬

李孟羲在乡兵这边,他登上墙头预备观战,看着干等着无所事事的乡兵们,李孟羲好心指点众乡兵,“你们不妨凑一起想想,看怎么防守的好。”

乡兵们听到建议之后,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话说。

不是所有队伍都是巨鹿军,不是所有队伍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乡兵跟巨鹿军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片刻后,双方歇息好了,第五阵,开始。

战况变化不大,依然是,战兵一方要强攻有工事为依托的乡兵一方。

战兵依然是盾兵开路,依然是盾兵跳到沟里以身为桥给后续者开路,失去了壕沟这个依仗,不怎么懂得配合作战意志也不强的乡兵们挡不住战兵的重点进攻。

自战兵们踩着盾桥冲到土坡上的那一刹那,就预告了壕沟失守。苬

没花太多力气,战兵们杀退了土坡上的乡兵,接下来,是见证技术的时刻了。

连攻破壕沟、土坡两道阻碍之后,紧接着是第三道阻碍——根基深埋地下两丈多高的坚实木墙。

木墙高到这个程度,非人力可越,确切的说,非零散人力可跃,但,要是有足够的士兵相互配合,那就不一定了。

第一批杀到木墙之下的盾兵们熟练的在墙下贴着墙相互靠拢,第一排人靠拢之后,盾手们不约而同的半跪在地上,盾手们两人一组,两个盾手相互配合,大盾共放在两人肩头,两人共同持盾,紧紧的把盾固定住。

然后,紧随其后,类似的两人一组半跪持盾士卒一排接一排,前后排了足足七八排之多。

李孟羲在墙头探头往下看,战兵们的布阵情况尽收眼底。

数了数盾阵的列数,数到最后一列,在盾阵之后,多了一列行为奇怪的士卒,这列士卒也是两人一组,也是半跪,他们一手持盾遮掩向上,另一只手相互拉在一起,拉成了矮矮的一个臂桥。苬

在最后面手臂搭成的桥完成之后,底下第一层盾桥完成了。

紧随其后,又盾兵开始搭第二层盾桥,盾兵们踩着最后一列士卒用手搭成的臂桥,轻易而举的跨上来前列人高在肩头的盾牌上。

这就是战术动作的用意,在盾桥搭建过程中,最底下一层就是高度再低,也低不过半跪姿势的肩头高度,而肩头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一步踏上,所以,该加一个过度高度,而过度高度,就是手臂搭成的臂桥,臂桥高度刚好站在地上抬脚可踩,踩上臂桥之后,稍微一跨步,又正好可以轻易踩到肩头高度的盾牌。

战兵们飞快往盾阵上,他们上了盾阵,踩着同伍弟兄肩头的盾,彷照着弟兄们一样的姿势,跪在盾牌上,手中盾牌也放在肩头,跟一旁另一个弟兄同扶一盾。

就这样,以飞快的速度,第二层盾阵垒成了。

第一层盾阵,是八列半,八列之后的半列,是过度用的臂桥。

在第二层,盾阵列数一下少了一半,缩减成了四列,四列之后也有个半列,最后面,有两两一组的士兵一手举盾防守,另一只手抬着面盾牌,把盾牌抬到小腿位置,组成了一个由盾牌构成的台阶。苬

后,第三层盾桥开始组建。

第三层,列数缩减成了两列,盾阵的排列方式,下边一层两个人,才能支撑起上边一人,所以,底层八列,到第二层,就锐减成四列,再上一层,人数只够撑起两列。

此时,若是从侧旁观看,会发现战兵们人摞着人,盾摞着盾,三层盾阵抵着墙摞起来,摞成了一个大大的斜坡。

此时情况是,因已经摞了三层人了,第三层离墙头比较近了,墙头的乡兵拿着长棍不停往下戳,长棍戳到盾牌上彭彭作响,第三层持盾士卒极力忍耐着,死死抓着盾牌不放。

神奇的事在下一刻发生了。

在三层盾桥垒成的刹那,阵后,百夫长观察了一眼,“预备——”他扬声高喊。

“起!”一声斩钉截铁的命令下达。苬

“喝!”一阵整齐的齐喝之声,盾阵最下方,最底层的那一层盾兵呼喝一声,同时动作起来,以前后为顺序,第一排第二排的人,身体完全站起,第三排第四排的人,双腿叉开,站的半直不直,然后是,第五排第六排的人,跪姿由单膝跪地,变成双膝直跪。

第七排第八排的人,单膝跪地的姿势不变。

底层盾兵的变化是有深刻考量的,底层盾兵从同一高度,瞬间变成高低落差高度,最前两排站直,高度最高,然后后边两排,站的半直不直,高度降了一小节,再往后两排,盾兵双膝跪地跪直,高度又降一截,再往后,单膝跪姿,高度又是一截下降。

底层的变化,反应到整个三层盾阵上,带给整体的变化是,盾阵仿佛一下变形了,从落差参差的台阶之状,一下变成了平滑的斜坡。

“起!”百夫长第二令下达。

“喝!”二层盾兵齐喝一声,瞬间齐动。

此时,那些在远处旁观热闹的百姓们,瞅见盾阵蹭的高了一截,蹭的又高了一截,瞬间“长”到墙头上去了,百姓们看惊了,不少人惊的腾的一下站起赶紧朝前跑想细看究竟。苬

盾桥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