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84(1 / 2)

之事紧要,确实应当放在首位。”江存度轻轻颔首,而后话锋一转,开口道,“从今日开始,淮国公便不用再来朝中办差了,什么时候粮食筹齐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淮国公:“???”

由于太过出乎预料,淮国公整个人都懵了,他在原地怔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陛下这是让他停职去筹粮……

淮国公险些没控制好表情,他垂首掩饰自己的情绪,待到平复下来后,他手臂微动暗示手下发言。

“陛下,”吏部郎中站了出来,开口道,“吏部诸事还需淮国公操持,如果淮国公离开,吏部的差事恐会耽误。”

淮国公经营吏部多年,左右逢源,尤其是在官员考核的时候,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满意,所以朝中有不少官员都承淮国公的情。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也出列道:“陛下,筹粮之事虽然紧急,可吏部的事也延误不得,不若增派筹粮人手,这样既能尽快筹粮,也能另淮国公不耽误吏部的差事。”

左都御史才刚说完,兵部尚书就站了出来:“陛下,臣觉得卢都院所言不妥。”

兵部尚书瞥了淮国公一眼,又道:“这筹粮之事,乃是淮国公自请的责罚,既然是责罚,又岂有请他人帮忙的道理?”

听了兵部尚书这番话,朝中其余官员也反应了过来,因为工部案件,淮国公再三向陛下请罪,才有了如今的筹粮赈灾之事。

既然筹粮是处罚,那么请他人帮忙,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圣明决断,臣也觉得应让淮国公专心筹粮,至于这吏部的差事,可以提拔一名官员,暂代吏部尚书之职。”兵部尚书再次开口,言语颇有针对淮国公的意思。

之前的工部案件,曝出了前兵部侍郎暗中勾结工部之事,而这前兵部侍郎又和当初的鹦哥事件有关。

当初如果不是兵部尚书机智,选择了投靠陛下,如今这尚书之位恐怕早已易主,而他退位后,最大的受益人便是前兵部侍郎。

作为既得利益者,前兵部侍郎肯定不清白,而一个小侍郎敢暗中坑害尚书,背后肯定有人撑腰。

这次的工部案件让兵部尚书看清了,给前兵部侍郎撑腰之人很可能就是工部尚书。

而工部尚书虽然在临死前撇清了和淮国公的关系,但真实情况谁又能保证呢?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兵部尚书怀疑鹦哥事件的真正幕后主使是淮国公。

有了这个怀疑,现在的兵部尚书是越看淮国公越不顺眼,所以也就有了刚才的发言。

当然,兵部尚书如此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追随陛下的脚步。

既然陛下有意针对淮国公,那他跟着总是没错。

其余朝臣虽然不明真相,可通过兵部尚书的言语,也能大致品出一些内容来。

朝中之事瞬息万变,这权力一旦离手,想要再收回来可就难了,兵部尚书提议选人暂代吏部尚书之职,这明显就是想挖坑埋了淮国公啊。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兵部尚书此举有营私之嫌,因为如今的吏部侍郎正是兵部尚书之子齐铭,如果淮国公下台,这齐铭肯定是受益人之一。

“淮国公并无过失,如何就要另选吏部尚书?”吏部郎中忍不住出声道。

“吴郎中此言差矣。”齐铭也站了出来,“我爹……兵部尚书大人的意思是选人暂代吏部尚书之职,并不是顶替淮国公的位置。”

“更何况此事的重点也不在吏部,而在于如何快速筹集粮食。”齐铭指出问题的关键,“如果淮国公能尽快筹集粮食,那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经齐铭这么一提醒,百官也回过味来,眼下最该解决的是如何筹粮的问题。

可具体该如何做,没有做过生意的朝臣一时也拿不出什么章程。

今日的朝会陷入了僵局。

江存度把百官的反应看在眼中,他出言打破僵局道:“朕相信淮国公的能力,既然淮国公能把吏部打理得井井有条,那定然也能寻到筹粮的方法。”

江存度的视线投向淮国公,语气平缓却不容置疑:“朕便给淮国公七日时间,如果七日之内,淮国公不能筹集三十万石粮食,那这吏部尚书之职,还是交给更有才能之人来胜任吧。”

第42章

早朝结束, 淮国公几十年的涵养险些破功。

之前工部尚书的事情曝光出来,淮国公为了撇清关系,曾自请革职。

在无过错的情况下, 淮国公深知他定然会没事。

可他却没有料到, 陛下会用淮原郡水灾为由让他筹集粮食,更没料到,陛下会进一步把筹粮之事和他的能力,以及吏部尚书的职位联系在一起。

现如今, 淮国公被逼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不能七天之内筹集粮食, 那便要让出吏部尚书之职。

此前,淮国公一直把手握兵权的镇安王视作最大的对手, 而当今陛下,自登基以来, 诸多表现都像一个能力不足的新君, 因此淮国公并未真正重视暴君的存在。

直到此刻,事实摆在眼前, 淮国公才意识到, 他最大的对手,除了手握兵权的镇安王,或许还有羽翼渐丰的帝王。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