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想要说出来,话到嘴边,他又哽住,眼珠子下移了一瞬,才想到这事他身为一个没权没势的百姓,又是怎么知晓的,但事到临头,已经容不得他退缩。
不将那名字说出来,莫说要将杨尚书拉下来,就连这位李道长他们也无法要掉其性命,李乐只活一天,他们便要担惊受怕一天,这种异数,还是要尽早灭杀了才是。
王虎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位李道长让刘大调换的那家人的孩子,正是雍州杨家,杨绍元的孩子,而杨公子,偏偏在四月,从雍州到扬州,还在那时候到了大安县,也正是那时候,李道长找到了刘大,想刘大陪他演一出戏,更是在五月的时候,指使刘大将两人的孩子调换。”
王虎中气十足道:“大人,杨公子可是出自雍州杨家,身边的婢女仆从数人,岂是刘大一介草民能够轻易出入其住处,更是伙同接生婆将两家的孩子调换,这——分明是李道长的计谋!”
“是李道长已经打点好,这才能让刘大同接生婆将两家的孩子调换,又是因为李道长的指使,所以刘大的妻子才会去告状,借着刘大婆娘以五两银子的事,慢慢地将两家孩子调包的事情抬到明面上,让所有人都以为是其算出来。”
王虎说到这里,他抱着拳回头愤恨地看向李乐只道:“分明是这道人自导自演,还请大人明察。”
若非李乐只知道他没有干这种事,也没有在这之前见过杨绍元,只听王虎之言,条理清晰,好似亲眼看到了那一幕,而他也真的伙同杨绍元布下此局。
王虎所言,重不在于他找刘大扮演,而是想将杨绍元拉下水,意指这件事是他们两人同谋,才设下这场案子,王虎醉翁之意不在酒。
杨绍元……雍州杨家,刑部尚书杨文镜,李乐只这时才察觉到杨绍元和杨尚书同为一姓,若是没有今天这件事,他倒不会将两人牵连。
而此时,他回想周侍郎对他的善意,还相信他会算这件事,若这里头周侍郎不曾知晓一些事,又怎会轻易相信他,而不是像秋御史那般。
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杨绍元的案子是他算出来的,而杨绍元和杨尚书之间又有关系,所以三司下扬州时,杨尚书才会对周侍郎说过他的事情,这也说得通,为何周侍郎会在一开始就对他格外关照。
这一切都是因为杨尚书,因为杨绍元之案。
而王虎,他是想将杨尚书拉下水,却又不敢在京兆尹面前说出杨尚书的名字。
经王虎这么一说,李乐只明白了,他们是想将他算出来的事情都归成是他和杨尚书早早布局,而这局在大安县他算的那两案起,为的就是来京城后,杨尚书借他这一位道士的嘴,无凭无证扫清官场上的政敌。
对于他们的做法,李乐只也不发表别的意见,他们能做到这一步,恰恰说明他们心虚,开始怕了。
这事京兆尹也能听出来,这王虎嘴里说着李道长,但一直都提到雍州杨家,在朝为官的,谁不知雍州杨家,刑部杨尚书正是雍州杨家
出身,而且,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杨绍元正是杨尚书的孙子,此人,虽是再说杨绍元,但背地里却是在说杨尚书……
对于这种事,京兆尹只能当作没有听到对方的弦外之音,问道:“可有证据?”
王虎激愤的神情一顿,回头看向京兆尹,眼底迷茫一闪而过,这京兆尹怎么不问他的意思是指杨家和这位李道长联手设下此局。
骤然问他要证据,王虎哪里拿得出证据,这局势的走向也和他想的不同,让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还有一种事情已经脱离他的掌控。
要是这件事情他没有办好,吏部侍郎那他可不好交代。
王虎想了很多,但也是在一霎间,他摇摇头道:“大人,这件事刘大可以作为证人。”
“刘大是原告,当不得证人,可有物证,能够证明是李道长要刘大去做的,或者你们有别的证据。”
别的证据,王虎是可以伪造,但这事……他伪造物证是不行的,但王虎想到他安排的人,便道:“大人,我想起来了,除了我们,还有杨公子居住的客栈,里头的小二能够替我们作证。”
“此人可在?”京兆尹问。
“在在在,”王虎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虽然他安排的人并不是调换孩子这案子的,但唯有这案子才能将杨尚书拉进来,也只好将人用在此处。
他道:“这人正在来福客栈住着,大人只管去请,这小二也是亲眼看到李道长和杨公子私底下有交流,也听到李道长和杨公子的交谈,随后又听到县衙里的事,良心不安,直到刘大走投无路,找到了我,我又在来福客栈的时候,看到小二眉头不展,在我的询问下,并且知晓我和刘大因李道长的事要前来京城,小二便也同我们一起前来。”
京兆尹看了李乐只一眼,见李道长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便招手派人去来福客栈,将人请来。
人来得很快,那人早早被安排在来福客栈等候着,就为了今天,他才刚跪下,还未说出自己的名字。
就听到王虎道:“大人,这位就是杨公子所住客栈的小二,他曾看到杨公子和李道长交谈。”
“是是是,”被说成是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