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我在大乾当老六> 第116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 / 2)

四大家族之所以各自捐献两万两白银,是因为家里的子弟曾在醉香楼冲撞了六皇子,于是借着捐款的名义,花钱捞人。

萧羽现在询问范安如何回应,便是要范安以官方名义,给出一个合适的说法。

范安稍稍想了片刻,斟酌道:“回殿下,下官以为,四大家族的子弟之前冲撞殿下,现在又捐献银子,用于赈灾,说明这四大家族还是明事理的,只是对自家子弟管教不严,教导无方,这才犯下错事。”

“现如今,这四个子弟在大牢里关了几天,想必已经知道错了,再加上家里的管教,按说以后,应该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萧羽轻轻摇了两下折扇。“范大人所言,与本王的看法暗合。”

“范大人,将他们放了吧。不过你要让这四大家族知道,这四个家伙冲撞本王,便是冲撞了皇家威严,乃是犯了大不敬的灭族之罪,本王之所以饶恕他们,绝不是看在这些银子,而是因为本王宽仁,更是因为范大人在本王面前,苦苦替他们说情。”

“如此一来,这四大家族就会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大人以后想要管束他们,也会更加顺手。”

“更进一步说,这四大家族捧你范大人的场,其他那些小鱼小虾,自然也会对范大人俯首帖耳,言听计从。”

范安没有想到六皇子居然替他着想,听到萧羽如此一说,顿时深感宠惊,当下深深行礼道:“下官多谢殿下提点!”

“下官对殿下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长江之水,连绵不绝!”

萧羽淡淡一笑,拿起右侧那摞比较厚的银票,抽出三张一万两的,其余的放回桌面。

“这些银子倒是不少,不过韩将军昨日来找本王,说有一批军械需要修缮,需要一笔钱,这些余钱刚好可以给他拨付一些。”

“此外,米价一旦下行,很有可能一泻千里,大大低于常年,所以这三万两银票,范大人拿回去。等到米价低于常年,你就大量买入,放入粮仓,妥善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

“本王曾经说过,要大力举办龙舟赛事,吸引民众参与,现在有了这些余钱,可将西湖沿岸进行修整,龙舟赛事的赏金也可以提高一倍。”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王相信,赏金提高之后,民众的参与热情定会大大提高。”

“下官遵命。”

“对了,范大人,江南的稻米,大约何时成熟?”

百日之后,乾国与北燕将有一战,事关生死存亡,乾国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后勤十分重要,而江南作为整个乾国的粮仓,更是重中之重。

萧羽的问题有些突兀,范安微微顿了一下,答道:“回殿下,大乾的粮食作物之前都是一年一熟,先帝真宗年间,从交趾引进占城稻。这种稻米十分耐旱,并且一年两熟。”

“先帝于是下旨,令江南乃至淮河流域全部改种占城稻。因此现在,咱们这里的稻米一年两熟。”

“头熟是在初夏,也就是上个月,二熟是在初秋,也就是七月末。照此来算,距离秋收,还有两个半月。”

萧羽点了点头。

交趾,就是后世的越南。

“一年两熟。范大人,有没有一年三熟的地方?”

“有。”范安道,“据说岭南一带就是一年三熟。”

萧羽再次点头。“范大人,这种稻米亩产多少?相比之前,亩产增加多少?”

范安道:“回殿下,其它地方,下官不甚了解,以临安来说,之前的稻米亩产大约120斤,种植占城稻后,单季便可达到200斤,两季更是达到亩产400斤。相比之前,几乎增加两倍。”

“增加这么多!”萧羽对此感到震撼,不禁有些动容,“对了,范大人,我想了解农民的税赋情况,还请大人介绍一下。”

华夏自古非常重视农业,古代王朝考量一个地方长官是否称职,最重要的kpi指标,就是来自农业。

范安作为临安知府,此前又做过六年县令,自然十分清楚农税相关,当下恭敬地道:“是,殿下。大乾农税主要有两项。”

“一是田税,二是丁税。”

“田税分为夏秋两次。夏交钱,每亩10文。农民一般用绢帛、麻布抵交,少量交钱。秋纳粮,北方粮食一年一熟,因此每亩一斗,也就是12斤;江南稻米一年两熟,所以要交两斗,也就是24斤。”

“至于丁税,凡是20至60岁的男子,每丁需要缴纳500文。农户可以缴纳现钱,也可以用绢帛麻抵交。”

听完范安这段介绍,萧羽大体计算,种植占城稻之前,粮食亩产120斤,其中12斤用来交税,税率为10,也就是所谓的十税一;

种植占城稻后,单季亩产200斤,同样缴纳12斤,税率为6,也就是十六税一。相当于朝廷给农民变相降税。

萧羽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范大人,你知道大乾有多少人口吗?”

范安微微顿了一下,之后略有得意道:“回殿下,下官只是临安地方官,不过下官倒也听说,前唐贞观、开元鼎盛时期,人口达到五千万之多,而我大乾的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