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没有神力,任何所谓的预言,怪力乱神都只是一些旁门左道的诡术罢了,当不得真。 就在刚刚,元博却亲身经历了一次预言。 皇帝与万宗德刚说幽州大火,转眼便有侍卫来报,印证了这个事实。 而时至今日,他已经并非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预言。 首先是公主失踪前,找到元博前身的那个黑衣人,对方预言了上官锦的入狱,以及公主必在国公府中。 其次,便是那位天山师尊预言上官锦的名册一旦现世,三师便会暴毙,司空淼也会身亡。 因此牵引出来的问题,最后会不了了之,如若需要一个主谋,那么这个主谋就必然是宣威侯张风晓。 眼前这次,预言者竟是皇帝和万宗德,而幽州大火竟就在眼下发生。 前两次的预言,几乎都已成真。 除了三师案的主谋,并未指向张风晓之外。 但元博知道,张风晓之所以还没成为主谋,或许是因为有人还并未急切需要一个结果。 在这些看似能够预言的人之中,除去了诡术之说,事实上只有三个可能性促使他们能够未卜先知。 第一,他们本就是策划这些事件的主谋,能预言便就是必然的。 第二,他们参与这些事件的铺排。 第三,他们早就知道有人在谋划这些事件,但并未有所动作,反而是乐见发生。 简单来说便是,他们要么是主谋,要么是帮凶,要么就是知情的旁观者。 而在幽州大火这件事情上,皇帝与万宗德能够预言,到底是在其中扮演了哪种“可能性”的角色? 他们又为何要火烧幽州大狱? 难道是... 下一刻,元博脑中浮起了一个人名,许骁! 难道火烧幽州大狱是为了杀死许骁? 但转瞬,他又立马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许骁乃一代将才,素有军功,当年牵涉的冤案已经被平反。 按理说,皇帝即便知道许骁还活着,应该是开心才对,怎会起杀心? 但如果幽州大火的发生,不是为了杀死许骁,那又是为了什么? 幽州大狱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元博陷入了苦思之中,却是忘记了回应皇帝的话。 那名通报的侍卫说完话后,仍跪在殿中。 萧天河早就预言大火会发生,此时却装作震惊,大怒道:“什么?正值朱王丧期,举国哀悼,幽州竟发生如此失火走水之事,幽州刺史是干什么吃的?传旨,将幽州府一众官员全数拿下,责其失职之罪,交由刑部发落。幽州军全力扑火,怠慢者斩!” “遵旨!” 侍卫领命而去。 萧天河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但等到侍卫走后,却又立马换上了和颜悦色的姿态,看向元博道:“爱卿,刚才说到哪儿了?” 元博心中一笑,暗叹这位皇帝的演技一流,回道:“陛下说,三师以及军械本由大理寺丞元博主理...微臣理应不知。” “哦!” 萧天河从龙椅上站起身,边走下面前的台阶,边道:“对了。寺丞元博涉嫌谋害朕的小叔,已被关进幽州大狱。此刻又突生大火,想必这厮已经被烧死。但此案仍需细查,那便交由爱卿接手吧。” “是!” “不过你仍需知道案情,万爱卿,你和他说说。” 萧天河笑意吟吟的说道。 万宗德应了一声是,转头便道:“三师暴毙,皆死于军械。背后牵出有人意图逆乱我大燕江山,其心当诛!朱王萧胜昊既是大宗令,又是军器监正,身兼数职,地位举足轻重。多年来,却受人胁迫,行倒卖、私铸军械之勾当。后,惨遭幕后主谋杀害,嫁祸于大理寺丞元博。” “现已查明,这幕后主使者便是突厥人。突厥觊觎是中原沃土,企图染指天朝江山,故策划行此等逆乱之事。” 元博听后,大惊失色。 萧胜昊牵涉军械案,继而引出突厥人,这些线索都是元博查到的。 但此前还未及向皇帝和万宗德禀报,为何他们已然知晓? 他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萧胜昊这条线索,那是不是也知道了许君卿等人的隐秘? 甚至知道许骁仍活着,且就在幽州大狱中? 知道萧胜昊涉案,通过私铸军械的交收,以及近年来军器监出产兵器的去向,便不难猜出谁是幕后的主使。 换言之,皇帝与万宗德若已经知道军械案的所有内情,便不难想到突厥人只是一个“替罪羊”,背后另有其人在运筹。 那么,万宗德为何还声称突厥人策划了军械案? 最最疑惑的一点是,元博还未通报,他们为何已经得知? 何人向他们透露了这些隐情? 难道说皇帝不止指派元博一人彻查此案?还有人跟他一样在查这件事? 又或者,元博身边有人暗中向皇帝知会了这些线索? 从京城出来以后,元博所查到的“眉目”,只对身边的几人说过。 崔三,张余,华平安,许君卿,薛芸姝,司空小小等。 其中,除了许君卿之外,其余人都只是知道一些片面。 即便是这些人中,有人私自将消息传到萧天河和万宗德手中,也不会知道得如此清晰。 私铸的军械流入了各部官军手中,真正的军械却下落不明。 结合塔鲁的供述,并非是突厥人拿到。 那么,真正的幕后黑手依旧是在隐藏才对。 断言是突厥人策划,便是一种臆断。 万宗德掌管大理寺多年,他若全然知道内情,定然不会下此结论。 但他此时居然笃定说就是突厥人所为,这便显得极为不正常了! 除非... 不仅是突厥在寻找出兵入侵中原的借口,大燕也在伺机制造踏破大草原的由头。 撇去皇帝如何事先得知案情的原因不讲,他既然明知军械案不关突厥人的事,仍要强行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