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3年,刘一鸣才过完50岁生日不久,刘副校长打电话给刘一鸣,让他代表学校去京城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期两天,可以带一位年轻老师一起去。
开会对刘一鸣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他经常调侃自己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所以这次也没有多想,叫上助手刘星宇,就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高铁。
会场及吃住都在星战院某研究所里面,是个保密单位,进门要验明身份。会场是单位大院里的一个学术报告厅,像个小型的礼堂,可以坐不少人。会议九点开始,刘一鸣两人八点半就到场了,负责会务的参谋们正在摆放会议资料。
他们找到自己的台签,是挺靠后的位置。坐下后,抬头看看主席台,墙上的横幅是:类地行星探测工程研讨会。类地行星的探测早就进行多少年了,现在要研讨什么呢?考虑到会议密级是秘密级,那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呢?
看着标题,刘一鸣不禁出了会神,然后低头看下发的会议资料。
资料每人一份,是内部级,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红矮星及其行星的概况;第二部分是对某红矮星及其行星的介绍;第三部分是筋斗云号探测的收获及相关推测。内容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页a4纸。
再翻看会议议程和嘉宾名单,赫然发现,这次会议不但参会人员众多,有一百多人;而且规格非常之高,不仅有专门负责此项工程的70多岁的工程院院士丁其礼,还有很多军方的人,金鼎南将军都来了。
看来真的有发现!于是抓紧浏览下发材料。
第一部分只是对红矮星的一般性介绍,核心观点是:宇宙中红矮星很多,其寿命极长,环境相对稳定,极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所以中国在过去的二百多年把红矮星作为了探测重点。
第二部分是对某颗类地行星的介绍,文中没有给出行星位于哪个星系、坐标是什么,只是说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大约21光年!然后是这个星系及这颗行星的简要资料,包括大小、质量、亮度、运行周期等等。
第三部分是筋斗云号前往该星系探测得到的更多信息,探测表明该行星确定有生命存在,并且不排除有高等生命形式,该部分是重点。
材料的主要内容如下:
人类寻找和探测类地行星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环星人的到访而中断,对数百年来搜寻到的数千颗类地行星一直保持着持续观测,对其中一些与地球相似度较高的行星则进行了重点监测。
2150年前后,我国向遥远深空中的多个类地行星发射了多颗“筋斗云号”行星探测器,除了其中一颗遭遇外星人而下落不明外,其他几颗探测器已陆续有信息传回,其中一个探测器有了令人兴奋的发现。
在距太阳系约21光年的某处,有一颗红矮星,因其亮度太低,我们称其为红隐星。它的发现纯属偶然,因为它藏在一颗更大更亮也更近的恒星(距离太阳约15光年)后面,从太阳系看过去根本不可能看见。
筋斗云号去探测这个近距离恒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它,随后对它进行探测,获得了一些数据,并拍摄了一些照片。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些信息推算,红隐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6,半径是太阳的69,亮度大约是太阳的35。铁的含量大约在太阳的91左右,年龄估计为140亿岁。
探测器已经确认红隐星共有三颗行星环绕运行,最近的一颗行星大小与海王星相当,与地球相似度为0832。这颗行星与红隐星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近四倍,这意味着它处于星系中温度较高的区域,也就是处于宜居带;而且它的运行轨道几乎是圆的,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其他条件与地球差不多,主要差异是该行星比较大,质量是地球的16倍左右,半径则是地球的4倍左右,这说明该行星的重力与地球相当。同时,探测器已经确认这颗行星上存在液态水和大气层,而且氧气浓度很高,部分区域有可能是地球的2倍。
但有一点不同。因为该行星距离红隐星太近,而且质量又足够大,这导致其被红隐星的引力锁定,永远只有一面朝向恒星;也就是,一面是阴一面是阳,成为一颗阴阳行星。其关系如同地月关系。至于其余2颗行星,则在较远距离上围绕这个双星系统旋转,基本可以确定不会有生命存在。
简单说,该阴阳行星的硬件配置对我们人类来说,和地球几乎一模一样,但其体积比地球更大,无疑可以容纳更多人口。打个比方,如果说地球是8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那么该阴阳行星就是一个豪华大别墅。同时,从宇宙尺度来讲,这颗星球近在咫尺,所以它绝对是未来星际移民的首选之地。
探测器传回的遥感影像表明,行星阳面地表不但有山川河湖,而且有大量的绿色植物,以及许多缓缓移动的巨型爬行动物,但是没有见到任何人类或智慧生物活动的迹象。一颗星球如果拥有文明,肯定会有一些特征,比如会有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以及各种建筑工程和活动痕迹,但是探测到的信息中完全没有这些痕迹。
这就比较奇怪,因为行星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年龄很大,有很大概率已经孕育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