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土木之变(1 / 2)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从古至今,尚未有一场战斗如此儿戏,更别提这种关乎国运的大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明朝的边防,虽然在洪武年间大将蓝玉于捕鱼儿海大破蒙元朝廷,终结了北元的统治。

可还是有一些残部逃到了更北的地方,面对这些人的北逃,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除恶务尽,继续派人追剿。

可一来北方苦寒,蓝玉那路大军能找到并歼灭元廷就已经取得了不世之功,想要的目的已经达到,边境也恢复了和平,要再追下去,后果可是十分难料。

二来粮草的补给也是个问题,彼时明朝初立,万事开头难,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去处理,没有精力去和蒙古人在北边死磕。

因此在思考再三之后,朱元璋下令停止追击,命令军队固守边疆,同时采取对蒙古通好,积极防御的政策。

之后沿着旧长城先后建立了九个边防重镇,也就是人们常听的九边。除此之外,在长城以北建立了三个外围的军事重镇。

并多次下令从山西、浙江等地大规模的移民至北平一带开垦荒地,屯田以恢复地方经济。

靖难之后,天子朱棣出于种种考量,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平,这才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说。

算是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那不光彩的上位加了点分。

其上位后在边防之上采取的是刚柔并济之策,一方面继续与蒙古修好,敕封蒙古各部的酋长,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

另一方面以攻为守,如果蒙古各部敢侵扰边境,则坚决予以还击。朱棣一生曾五次亲率大军远征漠北,算是有效的遏制了蒙古的入侵。

然而朱棣一生都在不停地征战,南征北战,东讨西伐。

不仅如此,他还命令郑和率领船队多次远航西洋,这些大规模的航海行动耗费巨大。

长期的战争和频繁的海外活动使得国家内部民不聊生、经济衰败、社会动荡不安。

加之永乐年间多有天灾,非旱即涝,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者众多。

农田荒芜,粮食产量锐减。商业凋零,市场萧条冷清。整个国家陷入一片困境之中,民生状况愈发艰难。

藏在那个永乐盛世之下的,则是诸多百姓看不见的血与泪。

幸天佑大明,连出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两位英主,多年的励精图治造就了仁宣之治。

可内忧稍解,外患就已悄然而至。两帝在位期间继承了洪武、永乐期间的积极防御之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在这期间北边的蒙古诸部已经恢复了元气,新的侵略近在眼前,可此时朱瞻基英年早逝,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留给了仅有九岁的儿子朱祁镇。

年幼的天子又怎知国家大事,还不是依靠太皇太后与三杨辅政,长于妇人之手,又长时间与宦官亲近,又怎能不长歪。

自正统年间起,明朝积极防守边疆的心思日益淡薄,而消极笼络外族的想法却与日俱增。

瓦剌部落每次前来朝拜进贡时,都会索取大量的财物。

由于朝廷并不想发动战争,所以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他们愈发膨胀的贪欲。

朱祁镇亲政以来,太监王振备受宠幸。他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开始拉帮结派、营私舞弊,并纵容其羽翼之徒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更为严重的是,王振竟然胆大妄为地私自制造大批铁制箭簇等兵器,并将这些违禁物品卖给北方的瓦剌部落,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与此同时,明朝的边疆防御力量也日渐衰弱。

原本行之有效的卫所制度和屯田制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卫所军官们纷纷借机侵吞军饷,中饱私囊。

而普通士兵则被迫成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整日劳作于田间地头,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军事训练。

如此一来,明朝边境守军的整体战斗能力大幅下降,难以抵御外敌入侵。

然而,所有这些并未引起明朝统治者们足够的关注与警觉,他们依然沉浸于虚假的繁华之中无法自拔。

殊不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向这个看似强大昌盛、如日中天的大明王朝步步逼近。

彼时整个华夏大地风起云涌、局势动荡不安。

在广袤的华北地区,瓦剌部首领脱欢正逐步实现他一统蒙古各部的野心壮志。

与此同时,遥远的华南之地也并不平静—,交趾的黎利开始大肆扩张领土,攻城掠地,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勃勃野心。

而在西南部的麓川,则有一股暗流涌动,他们蠢蠢欲动,频繁地向周边地区发起挑衅和试探,企图打破现有的平衡局面。

不仅如此,就连西北部也受到了脱欢势力的侵蚀和渗透,形势愈发严峻起来。

东北的奴儿干地区在朱棣死后吉列迷人发动了规模较大的武装叛乱,都司官军全部撤退。

之后的多次重建也以失败告终,最后被朱瞻基放弃。

矛盾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是没有爆发而已。

远离边疆的京师之中,仁宣二帝觉得国家本来就没有边疆之患这个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