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科幻灵异>大明:我真不是叫门大帝!> 第11章 骤闻噩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骤闻噩耗(1 / 2)

说起杨洪这个人,其实在土木之变中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其人乃应天府六合人士,出身军户,祖父与父亲都是军中的百户。

在他的父亲死于靖难之役后,子承父职,被调往北部边境开平。

因为每次战斗总是首当其冲,英雄无比,被朱棣看到后都忍不住夸他为将才。

于是杨洪凭借自己的骁勇善战累积了不少功勋,因功从百户升到千户,从偏将升任都督。

到了正统年间,由于名将凋零,杨洪非常受朝廷赏识,加上他在边关一干就是四十年多年,没有功劳也功劳。

多方考量之下,终于在正统十二年被封为镇朔将军,出任宣府总兵,这一年杨洪已经六十六岁。

如果没有瓦剌人在两年后的大举入侵,他应该在干几年,就要带着荣耀在任上退休,然后荣归故里。

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正统十四年给他一生的军功蒙上了污点。

也先当时的策略是围点打援,包围宣府然后引朱祁镇派兵来救,他则带人吃掉这些援军。

这个计谋很成功,八月十三日,也先围攻宣府,驻扎在雷家站的朱祁镇果然上当,派兵前去救援。

结果这些明军被藏于宣府与雷家站中间鹞儿岭附近山上的瓦剌军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不服气的朱祁镇又派了成国公朱勇率四万兵马前去收拾瓦剌人。

可惜再次被也先伏击于鹞儿岭,四万兵马被一战打灭。

连战两胜给了也先极大的信心,开始有了更大的图谋,开始通知阿剌知院增兵,想要吃掉更多的明军。

于是围攻宣府的瓦剌军连夜撤兵,杨洪也接到了两支明军主力阵亡,瓦剌人朝朱祁镇包围而去的消息。

要知道雷家站、土木堡一带可是宽阔的平原,以瓦剌人骑兵的速度几乎是星夜可达。

而骑兵主力被引诱歼灭的明军,剩下的多数都是步军,又怎能不变成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呢。

更重要的是,明军设在宣府北路的防御早就被破坏了,瓦剌大军长驱直入,不出一日就可抵达土木堡。

问题是这北路被破坏的事朝廷不知道,被杨洪这个宣府总兵给隐瞒了。

这事发生在七月十一日,瓦剌人三路大军同时进攻,也先犯大同、阿剌知院围宣府,脱脱不花寇辽东。

大同守军当时惨败,宣府这边倒没有受多少损失,可阿剌知院真正的目标是为了宣府北边的门户,位于长城最北端的独石。

此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两山之间唯一的山口,易守难攻。

守住独石就是守住了宣府的东北大门,过了独石几乎很难再挡得住瓦剌骑兵。

擅战的阿剌知院知道独石易守难攻,于是从先包围了马营,做出欲攻城的姿态,其实是为了迂回到独石后面进攻。

守将唯恐有诈只敢在城内坚守,这才让瓦剌人得逞,独石被阿剌知院率军攻克,并破坏掉了那里的防御工事,为以后的入寇创造便利的条件。

独石失守,守将溃逃,这事本该第一时间上报朝廷,可巧就巧在这守将乃是杨洪之子杨俊。

关键位置的失守本就该及时上报,可杨洪存了私心,也是猪油蒙了心,想着瓦剌人破坏完就走,不会占领那里,就将这消息给瞒了下来。

他还想着以后找个机会悄悄再去把防御工事修起来就是,没必要让儿子受那夺职下狱的重罪。

可就偏偏这么巧,就在八月瓦剌人再次入寇,在吃掉明军骑兵主力后选择了扩大战果。

那宣府北路这就是致命的破绽,当时朱祁镇身边的大臣们一直以为瓦剌人不会从宣府北路过来,根本就没有考虑那,这才被围在了土木堡。

当然明军犯得致命错误太多,也不能全然都怪杨洪一个人,可其知情不报,在陪驾的那么多天也未曾提及此事,身上这责任就很难洗脱了。

这次朱祁镇于宣府的叫门,杨洪避而不见,之后往下射箭驱赶的行为更是彻底得罪了内里已经换了一个人的朱祁镇。

故而这份加急奏报,也在日后成了他的催命符。

此时这份奏报就如同一颗炮弹在朝堂之上炸开一样,每个人的脑子都在嗡嗡作响。

二十万军队全军覆没,十不存一,随驾的文臣勋贵全部阵亡无有幸免,天子被俘,粮草辎重损失无算。

关键是太祖、成祖以及仁宣两宗攒下的那些火器几乎都送给了瓦剌人,以后这北平该怎么办呢,这还能守得住么。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根据军报所说,他们这位皇帝正在替瓦剌人叫门。

奇耻大辱,丧师辱国,亘古未有,除去靖康之耻,就要数这次大战了。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接下来处理不好,大明就有亡国之危。

想到这个可怕的结果,让满朝大臣如丧考妣,脸色全都煞白。

孙太后险些要晕死过去,一口参茶下肚,才算是稳住了心神,挥手制止了要去喊太医的金英。

“哀家没事,莫要声张。”

一阵诡异的沉默之后,回过神来的朱祁钰强压下内心的震惊,开口问道。

“都说说吧,眼下到底该怎么办。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