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帖木儿上钩,朱祁镇咧嘴笑着接下了酒坛。
其实人们一直有个误区,觉得古代人造不出蒸馏酒,饮得都是低度数酒。
这个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倒没有错,可确不准确。
其实明朝已有蒸馏酒,只是因为成本过高,故而人们喝的都是低度数酒而已。
酒这东西核心是酒精,是果物或者粮食中的糖类发酵产生的,酒的酿造,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
那时的人们发现了“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酒曲。
当时人们制酒,是“若作酒醴,尔惟曲糵”,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得到的是浊酒,成本也不高。
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方法虽有改良,也就是换了酒曲,但是本质不变,生产出的都是浊酒。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所说的,所谓“浊酒一杯家万里”,就是指的这种酒。
浊酒有很多沉淀,看起来比较浑浊,度数也很低,大约十度左右。
但你以为老祖宗们喝得都是这些浊酒,那就有些小看他们的智慧了。
除了浊酒外,酒仙李太白不是还说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清酒,自然就是那些贵族和有钱人的专属了。
清酒,其实就是多了压榨过滤的工序,从周朝开始就有清酒这东西了。
管仲声讨楚国所说的:“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这里的酒就是清酒。
因为清酒的制作更加繁琐,价钱自然也就更贵,普通人是喝不起的。
在这之后的秦到魏晋,人们一直在尝试改善酒曲,汉代已经开始用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作物来做酒曲了。
等到了唐朝,则开始使用大米,研制出了由曲母直接培养制成的的红曲。
这红曲糖化力更强,发酵效果也更好,可以制得大约八至九度的酒。
此时酒曲的选择越来越多,酒的种类和风味也越来越丰富。
还有各种香料和水果制作的酒也流行起来,“葡萄美酒夜光杯”,说的就是葡萄酒。
一直到宋朝,压榨过滤法都是主流,直到【连渣拌饭法】的出现。
这个方法是把米蒸好冷却后拌入曲渣,可以根据气候和季节不同控制酒曲的量,以此来得到更加醇香的酒,也提高了一些度数,可以达到十几度。
这时候再看施耐庵笔下的武松打虎之事,在景阳冈连饮一十八碗酒是可行的,核算下来就是后世几瓶的量,也不会产生酒精中毒,算不得夸张。
不过,到了元朝明朝之后,再这样孟浪,喊着让店家好酒端上,恐怕武松很可能就要成为那只吊睛白额虎的腹中餐了。
因为自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段时间,就已经出现了蒸馏技术了,随后一点点被完善。
蒸馏技术对于酿酒来讲,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蒸馏可以富集和提纯,使得酒精度数大幅度提高,而且变得可控。
因此,到了元朝,明朝,就可以生产出高度数的酒了,酒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改善,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酒。
不过在元朝,蒸馏酒成本较高,还是贵族专享,民众一是没钱,二来蒸馏酒太烈,相比之下还是更青睐低度酒。
这种情况到了明朝依然如此,人们对于传统方法所造的低度酒,也就是浊酒和清酒更加偏爱。
所以虽然有蒸馏酒,但是并没有被广泛推广。
那些蒸馏出的五十度以上烈酒,最受谁欢迎呢,自然是那些游牧民族了。
随着小冰期的影响,特别是在漠北那苦寒之地,一到冬天,寒风凛冽刺骨,没有棉衣、木炭、烈酒,以及丰富的各类物资,蒙古人真的扛不住。
抛去个别野心家之外,大部分蒙古部族不是非要打草谷,非要不断侵略明朝边境,与这个强大的邻居拼个你死我活。
实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部落想壮大,想不被其它部落欺负和吞并,就得使劲生。
那么随着人口的增多,有限的资源根本就不够分。
这样一来怎么办呢,这些多出来的人要么被冻死饿死,要么内斗去抢其它部族的。
如果打不过别人,就会被强大的部落吞噬,或者被迫手足相残,进行族内的残酷斗争,赢得人才有资格在冬天活下去。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残酷的自然法则,自古至今,从未变过。
当然了,内斗只不过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是周围邻居太猛,实在没有办法之下的第二选择。
那么第一选择,或者说更好的选择呢,自然就是当强盗,去抢邻居的,去掠夺它的一切。
就是有严重的边患后来才形成了九边重镇,这也成了后来拖垮大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时候的大明真的是烽烟四起,东西南北都不太平,天公也不作美,治下是灾害频发,民生艰难。
就是如此艰难的情况,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四人,历经数代苦心积攒的家业,就败在了朱祁镇这个完蛋玩意身上。
要是这厮还有廉耻之心,就应该此认命,在当完瓦剌留学生之后,坦然接受被幽禁南宫的结局。
因为他的失误,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