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办?自然是能多一层防范就多一层的好了。
“成亲王妃说的是。郡王妃医术出众,总有法子的吧?”
桃华欠了欠身子:“这实在是没有法子,只有让大公主好生调养,按着我的法子适量锻炼,慢慢将身子养起来,过几年能种痘就一劳永逸了。别的法子却是没有的。”
成亲王妃忍不住道:“那郡王妃也给我个调养的法子可好?”原来果然是给了大公主调养方子的,可怎么没给她的儿子?
桃华皱皱眉:“调养的法子因人而异,两位小公子与大公主不同,实在是不能用相同的法子,就照从前的方子调养为宜。”说起来伺候成亲王府的那位太医也算是好本事了,能把两个先天不足的孩子硬是养到这么大,换了别的人还未必能做到呢。
成亲王妃只觉得一阵失望。按从前的方子调养,那就是没什么改变,那她的儿子岂不是永远都不能种痘了?
“那几时能种痘呢?”
桃华真是有点头痛了,只能含糊地道:“过几年再看看吧。”当着这么多人,她又不能直说成亲王府的两个儿子身子弱到永远不能种痘。
“可——”成亲王妃实在是不甘心,“就没别的法子么?”
“我医术有限,实在别无它法。或者,再请别的太医诊脉开个方子?”
成亲王妃不说话了。别的太医?京城的太医她早请遍了,要有法子早就有了,还用等今天吗?
皇帝见成亲王妃面上神色,便摆手道:“时候也不早了,两个孩子在府里,你们也早回去瞧瞧罢。”
皇帝发了话,不单是成亲王夫妇,连同殿内的外命妇们也都齐齐起身,还没等退出殿外,就听皇帝向袁淑妃道:“听说你这几日有些不适,正好安郡王妃来了,替你瞧瞧。”
殿外的命妇们都相对交换起眼色来。这可是小皇子的满月宴,皇帝来得这么晚,根本没问过小皇子和陆婕妤,倒如此关切袁淑妃,这实在是……安郡王妃好歹也是一品诰命,可听皇帝这意思,还是跟当初她做医女时一样的使唤呢。
皇后也是这么想的,看着袁淑妃那身胭脂红的宫装就更觉得刺眼,忍不住道:“皇上得闲也该去看看小皇子。说起来,如今孩子都满月了,这名字也该起了,毕竟是长皇子呢。”
皇帝漫不经心地答道:“这么小的孩子,名字起得贵重了倒怕他承受不起,就先叫个大郎就是了。外头百姓家中孩子多是起个贱名,倒好养活。朕晚些时候去瞧瞧他。”
他说着就往外走,皇后看着已经走光的宫室,忍不住跺了一下脚,回头对太后道:“姑母你看——”
太后叹了口气:“罢了,横竖袁家在朝里没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这孩子到底不是嫡出,若是如今就被看得太贵重,日后怕也不好。”
当初皇帝降生的时候,她就是这么处理的。一方面将他养在自己膝下抬一抬身份,另一方面又始终强调他只是个宫女之子,为的就是如果将来她自己生下嫡子,这个长子不至于在前面拦路。
如今皇后看起来不大可能自己再生了,但毕竟这孩子现在没有养在中宫,那倒不宜太抬举了,否则若是将来再有别的皇子降生,若是那一个更好控制,这一个就变成障碍了。
皇后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悻悻道:“只是袁氏——”
太后嗤了一声:“她算个什么。你要担心的根本不是她!”这道理多年前她就开始向皇后宣讲,无奈皇后总也弄不明白。
皇后低头不语,半晌才道:“皇上对蒋氏那般好,可为了袁氏……”还不是把蒋氏当作了医女。
太后一阵头痛:“你怎么眼睛就只盯着这些个事……”就不能放长远一点吗?皇嗣,皇嗣,握在手里的皇嗣,这才是最要紧的好不好!至于袁氏,一个无子无女无家世的妃嫔,等皇帝驾崩,殉了她都不难!就算现在叫蒋氏去给她诊脉,难道还能让她生出个皇子来不成?
皇后不怎么服气:“我整日在后宫里,还能看什么。”就算她想把眼光放长远,也放不出这四面高墙去啊,“如今皇上为了淑妃,连皇子都不让我养,这难道不是要紧的事吗?”
这倒说得太后无话了。没错,这是件很要紧的事,倒不是说皇上为了袁氏要紧,而是皇上不让皇后养这个皇子,这态度才是最要紧的。这意味着皇帝不愿意于家手里多一个皇子,也就是说,皇帝不想再让于家把持第三朝了。
这是可怕的。因为没有皇子,只要未来于家不能再出第三位皇后,大权就会旁落。而皇帝既然不想让皇后抚养皇子,那么也不大可能再从于氏女里挑个未来皇后了。皇帝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
如果皇后自己生了儿子该多好……太后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皇后的肚子上,看着挺好的人,太医也都说没毛病,怎么就连个蛋都下不出来呢?
且慢!太后心里忽然一动:皇后身子没毛病,皇帝能让别的嫔妃有孕那肯定也没毛病,那么为什么帝后之间偏偏没有子嗣呢?是因为两人有什么地方冲克了,还是因为——有人做了手脚?
在皇后这里做手脚是不大可能的。太后自信自己在后宫多年,要保护一个侄女还是做得到的。更何况皇后自己也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