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科幻灵异>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262章 李定国的策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李定国的策略(1 / 2)

曾英善水战。

每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美髯须,敌人望之惊以为神。为人倜傥有武才,喜欢救人之急,时人美赞其为“曾公子”。

历史上。

张献忠击败曾英攻后,再陷重庆,长驱攻成都。蜀人饱受张献忠之苦,皆思曾英道:“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秦良玉盯着曾英问:“曾英,你此前败给张献忠导致损兵折将。本督给了你二十万两白银募兵,截止到现在招募了多少兵马?”

曾英面带惭愧的说道:“回总督,只募得万余人。”

秦良玉:???

她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你刚才说多少?”

“回都督,是万余人。”

好家伙

秦良玉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募兵这件事她也做过,但效果非常一般。没想到曾英居然有这种号召力,振臂一呼万众相随。

“兵在何处?”秦良玉顿了顿,继续问。

曾英拱手道:“属下将水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新招募的士兵在长寿上游练兵,剩下的老兵和其他新兵驻守在涪陵下游的望江关。属下以为,这里或许是个机会。”

古代在长江逆水行船除了调节风帆、摇橹划桨外,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须用纤夫拉纤,用绳索配合人力拖动船只才能做到逆流而上。

望江关一带河道呈凸字形,有宽有窄,水流时缓时急,很多地方需要用纤夫才能逆水行船。

是伏击的好地方。

秦良玉对川东的地形非常熟悉,见曾英在望江关设防,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水路就交给你了,剩下的陆路交给本督。”

“至于长寿那边,张献忠短时间内应该攻不下来。龙文光麾下都是川中精锐战兵,况且我已在沿途布置数支溪峒兵进行袭扰,想攻长寿先掉一层皮再说。”

曾英知道了秦良玉的部署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水师怕什么?

怕后路被抄。

尤其是望江关到涪陵的这段水路。

这里是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水流湍急,战船逆水难行。

想逆流而上的话需要用江边的纤夫拉船。

如果被陆路落到张献忠手里,他想跑都跑不掉,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游冲。

几乎等于送死!

众人边走边聊,回到涪陵州衙后又商议了一会,各自领兵回营。

次日一早,数支兵马鱼贯而出,奔向不同方向。

酆都县。

明朝时丰都县先并入涪州,属重庆府,后从涪州分出复置为县,改名酆都,隶重庆府忠州。

由于明军在忠州战败,再加上丰都县无险可守,所以战略性的放弃了这里。

县衙大堂里,李定国正在处理军务。

不多时,堂外响起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此人是李定国麾下大将高文贵,他掌管的天威营是李定国精锐之中的精锐。

“李将军,您唤我何事?”

李定国看着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心中稍定。

他打开面前桌子上的地图,指着涪陵说道:“秦良玉率数万明军驻守在涪陵,我在义父面前夸下海口擒住秦良玉,此事需细细商议。”

高文贵点点头。

秦良玉麾下战兵有六万之众,就算长寿县分去一部分兵力,剩下的战兵也绝不会少于三万。

他们有多少兵力?

李定国麾下兵马三万,再加上张献忠临时调来的五万人,总数八万。

表面上看兵力占优。

实际上双方旗鼓相当。

因为他们的士兵多是裹挟进来的百姓,别说甲胄了,就连好多武器都是自制的。

前面的精锐打赢了他们能顺势冲锋,打输了会第一个逃跑。

反观秦良玉,兵力由三部分人组成。

战力最高的是白杆兵,由于在三年前全军覆没过一次,再加上明廷没有钱粮,所以白杆兵的数量不会多,最多也就有一两千人。

其次是明廷战兵,数量至少两万。

剩下的是招募的新兵,数量一万左右,战力一般。

兵力接近三比一的比例。

如果双方野战的话,这些兵力对他们来说足够了。可涪陵是一座城啊,这点兵力根本攻不下涪陵。

想到这,高文贵试探性的问:“要不再向大西王(指张献忠)要点兵?”

李定国摇头:“义父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但真正能打仗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大哥(指孙可望)攻长寿县分走了三万人。”

“我打涪陵分走了八万人。”

“不算辎重兵的话,义父手中剩下的战兵只有四五万人。再要兵的话,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张献忠的补给靠抢,每次抢东西的时候都对能驮重物的骡马情有独钟。由于有这些骡马帮着驮运粮草,所以张献忠军中辎重兵的比例并不高。

麻烦?

高文贵一怔,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献忠给李定国分兵五万已经代表了足够的信任。

再分兵的话,李定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