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一家不知道,在他们眼前的这几个小孩,个个都见过大钱,哪里稀罕那五十块钱?
都是过来求人的,想要和解的,还不拿诚意出来,忽悠小孩不懂事呢?
他们就没想过那小孩不懂事,家里这么多大人也不懂事儿?
凌寄嫌少的话说完,就要带着年糕儿出门,“年糕儿,咱们出去玩去,谁差这点钱啊?回头你压岁钱收的都不止这一点儿。”
年糕儿:“那是,我都收到好几茬压岁钱了!”
凌寄:“我爸的压岁钱还没给呢,谁稀罕他们那点儿钱?”
年糕儿:“就是,要是我爸犯错了,我肯定一分钱不给,叫他接受教训。小孩犯错了还得打屁股呢,凭啥大人犯错了给五十块钱就算了?小孩犯错了那是调皮,大人犯错了那是犯罪,能一样吗?”
这时丁秀开口了:“李大娘,我是不知道发生啥事,所以一直没开口,本来也不想开口的,但是既然孩子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我还是提醒你们一句吧,孩子她三叔有一回打了孩子一巴掌,赔了孩子五百。”
李大娘一家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多少?五百,这是狮子大开口啊,这不讹人吗?
丁秀知道他们心里是咋想的,继续说:“你也别说咱家讹人,这事儿是真是假,你们可以去马尾小学打听打听,学校的老师校长都知道,村里的老人也都知道,那天晚上发生的事,还是村长过来调解的。村长都说了,要五百不多。”
李大娘一脸为难,“可……咱这儿五百就太多了。”
丁秀:“是啊,谁不知道五百多呢?刚刚我家年糕儿不是说了?这大人犯错跟小孩犯错不一样,承担的后果也不一样。要是三、五十就能解决问题,那以后谁都能来膈应咱家一下,大不了赔个十呗,谁赔不起呢?对吧?”
李大娘:“……”
其实他们在家里商量的时候,儿子闺女一大家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大不了赔他十,把事儿给解决了再说。
对于在城里上班干活的人来说,三、五十虽然不少,但绝对不是出不起,心里自然会心疼,可自家老子犯错,在息事宁人的心态下,大家伙都觉得这钱花的值。
他们万万没想到,人家竟然把价格定在了五百!
丁秀看着李大娘一家说:“大娘你也不用觉得为难,觉得贵舍不得钱咱们也不强求。我看还是公事公办的好,这样大家心里都舒坦,李大伯犯了啥罪,公安会查清楚,咱们也不乱猜,既然我家孩子不答应和解,那这事儿就算了吧,有啥事儿等公安那边通知。”
丁秀说着站起来:“这大过年的。咱家还有客人,就不留你们继续坐了……”
这明显赶人的话,李大娘一家心里都很气愤,觉得这家人讹人太狠了,纷纷站起来打算走,但是闺女婿不干了。
他的前程不能有一丁点儿的风险存在,他可是要往上爬的!
闺女婿厚着脸皮赖着不走:“这位婶子,我们承认家里老的做错事了,我们也愿意赔偿你家的损失和孩子受到的惊吓费,按理来说,你们提多少我们就应该答应多少,但是五百实在有点儿多了,我们现在也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就……能不能少点儿?”
丁秀没吭声,而是看向故意站在门口没走的年糕儿。
年糕儿见妈妈把基准线定好了,立刻折了回来,“哥哥,你觉得花多少钱才能让李大伯吸取教训,下回再也不敢做坏事了呀?”
凌远山听见年糕儿这问话后,忍不住抬头看了孩子一眼,年糕儿这话问的实在是让他惊叹。
多少钱咱能让那个老汉吸取教训,让他长记性,再也不敢干这种事儿了?!
年糕儿这话就是告诉这些人,跟他们家要那么多钱,不是为了讹他们,而是让李大伯在花钱消灾的教训上,一定等同被送去坐牢,这样才能让他刻骨铭心,让他知道做坏事会让他们家伤筋动骨!
果然,年糕儿问了这话之后,那闺女婿就愣在原地。
多少钱才能让岳父长记性?
那当然是越多越能让他长记性?!!!
李大娘闺女跟女婿对视一眼,最后闺女婿答应掏这五百块钱。
一家子都没带那么多钱,凑齐了的整数是三百,零头还是李大娘抠搜出来的。最后才凑出三百多块钱,还是李大娘儿子骑车带着李大娘回家拿了钱,才把这钱给凑齐。
年糕儿领了钱,“你们先出去在外头等我一会儿,待会儿我跟凌伯伯一块儿去派出所。”
李大娘一家不明白为啥要把他们先撵出去,但他们现在是求人的人,一大家只能先出门去。
李大娘一家前脚刚出门,后脚年糕儿就从裤兜里掏出小鞭炮。
她那挂小鞭塞在院子门口的墙缝里,然后拿火柴点燃小鞭炮,小鞭炮噼里啪啦响起,响了十几响后终于停了。
年糕儿站在院子门口念念有词,“不好的东西、晦气的东西全走啦!”
年糕儿:不好的东西、晦气的东西全走啦!
李大娘一家:“……”
小胖孩太伤人了。
他们也不是有意的啊,他们要不是没办法,谁大年初二往人家家里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