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王失踪一事真的让李诵失了智。
春风得意迷人眼。
李诵已失了对前面波涛汹涌的敬畏之心。
萧攸然重重地叹了口气,不想再多跟蠢货废话:
“殿下说的那些脏水,泼不到妾身身上。兜了这么大一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主动写自请下堂书吗?妾身写就是了。”
李诵长出一口气。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找的那些借口蹩脚,经不起推敲。
萧攸然接过纸笔,故意拖长了声音,诶了一声:
“太子殿下此举可曾与东宫属官商议?父皇和淑妃娘娘知道殿下要攸然自请下堂的事吗?”
李诵眼神闪烁,含糊不清道:
“那是自然是知晓的。你动作快些,就写……你因多年无所出,愧疚难当,自请和离,孤就不将你谋害皇嗣一事宣扬出去。”
萧攸然白眼一翻。
她深知李诵此刻必然是在信口胡诌,但不打算戳破。
废黜太子妃何等大事,怎会由得李诵胡来。
皇上和淑妃定然不知道,否则李诵怎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她自请下堂。
若成了,自然是好事。
若不成,也是李诵强迫她写的。
她只需要伪装成痴心一片的样子,自有大儒为她辩经。
李诵不知她心中所想,催促道:“快写!磨蹭什么?”
萧攸然无意与他多费唇舌,伏身三拜。
“既如此,攸然愿成人之美,遂了太子殿下心愿。”
说罢,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纷乱的心绪平静下来。
略作沉思之后,洋洋洒洒便是一篇《长辞殿书》。
李诵观她挥洒自如。
笔迹犹如劲松之挺立于悬崖峭壁,力透纸背。
字里行间,既有她身为女子的哀怨与无奈,也有已然放下过往的洒脱与决绝。
须臾笔落,萧攸然吹吹未干的墨迹递给李诵。
“殿下看看写的还行么?还需要哪里润色?”
活像东宫属官写折子的口气让李诵非常不爽。
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就没一点不舍,刷刷刷地就写完了?
他狐疑地拿着不打草稿、一气呵成的和离书翻来覆去地瞅。
这遣词造句无可挑剔。
该不会是早就想好了吧?
李诵突然有一种他被萧攸然休了的怪异错觉。
他看了又看,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原因。
萧攸然心中警铃大作,事到临头这厮不会是后悔了吧?
突然,她脑海中响起两道不同的声音。
萧攸然听得并不真切。
第一道声音似乎是道女声,诡异的声线莫名亲切,呜呜切切好似在哀求什么。
第二道声音听的分明。
是一道温和洪亮的长者之音。
依稀听到“……好好好,怕了你了,收起你的神通吧”的话。
萧攸然不明所以,还没梳理出什么情况,体内好似被成百上千的炮仗同时炸裂一般,身形不由得踉跄几步,随后神台一片清明。
那温和洪亮的声音再度响起。
【兰陵萧氏女,我乃神兽祖龙,身担华夏气运。
受……之托,许你再活一世。
自此,大唐国运全系你一人之身。】
作为大唐第一冤死太子妃,萧攸然死后尸骨被皇家秘术封存,埋在御花园内一棵不起眼的槐花树下。
此后魂魄不灭,整日在这偌大的皇城中飘荡。
大到朝堂斗争,小到后宫八卦,只要她心念一动立刻就知晓了。
阖宫上下唯有大明宫她靠近不得分毫。
后来突然有一天,一道微弱的光芒从大明宫中线的地底深处蔓延开来。
一只蛰伏于大地之下的金色巨龙腾空而起。
山水林海登时被金色笼罩熠熠生辉,仿佛源源不断地像注入生机和希望。
须臾,一切即将归于沉寂。
那周身散尽金光略显颓唐的金色巨龙回首深深看了萧攸然一眼。
哪怕是灵魂状态,萧攸然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畏惧,让她如山林间的麋鹿一样深深地战栗。
而从那天开始,萧攸然惊奇地发现,她的魂魄能够栖息在大明宫前的巨龙雕像上得以滋养。
直到唐朝覆灭。
她的尸骨被一小兵发现,随手抛在水里。
秘术被破解,灵魂这才渐渐消散。
再睁眼,就回到了建中四年。
大唐命运的分岔路口,这个国家未来如何,现在全在她的一念之间。
如果此刻将目光从金碧辉煌的大明宫挪到西边的甘肃泾源,会发现地图上有一大队人马正在匆匆东进。
只有萧攸然这个重生者知道,那是不日将血洗长安的泾源军。
节度使接二连三造反,突厥、回鹘虎视眈眈。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已不再如日中天。
不日到来的泾原兵变只会加速大唐的衰败。
自己只是一介女流,实在无力顶起这大唐的天。
“全系于我一人之身?小女实难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