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船行渔歌> 第33章 负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负数(1 / 3)

江一龙是渔民洗脚上岸,刘卫中和他恰好相反,原本是湘西那边的农民,却脱了鞋,下了水,孤身一人到洞庭湖这边闯荡。

江一龙上了刘卫中的渔船,船不大,比不上江家的连家船宽敞,但一个人简简单单地安身也够了。船板下,一条条湖鱼活蹦乱跳,数量不多,重在鲜活。

“我这个新手渔民技术还不到家,货不多,你看要不要得?”刘卫中笑着问。

江一龙连连点头,“要得,怎么要不得咧?你这个鱼怎么卖咯?”

“不挑不选,一网捞八毛,你看要得不?”

刘卫中开价不卑不亢,既没有恶意抬价,也没有故意降低价格来巴结江一龙。这个价格非常公道。

江一龙二话没说,直接就要上称给钱。

刘卫中却笑着说:“莫急咯。”

刘卫中能三番两次地找上江一龙,当然不是为了只做这一趟生意。他心里有别的盘算。他一个外来的,又是农民转业的渔民,想在洞庭湖这片水域站稳脚跟,不是那么容易。他很想找一个本地的“土著”当靠山。然而,洞庭湖七十二连家船内部再怎么有矛盾,在外人看来也是“铁索连船”般紧密的一块。他们可以允许外来的渔民在洞庭湖打渔,也会和你说说笑笑,点头之交。但是要说到更深层次的交往,那就没有了。

老一辈的渔民自恃老资格,懒得和你这个外来的后生交流,年轻渔民倒是能多聊上几句,但是一个从小生活在水里,一个在泥巴地里长大,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

刘卫中最近一年来在洞庭湖摸爬滚打,磕磕碰碰地混到现在,感觉自己还是个局外人。直到他听说了江家,知道江家有几个想洗脚上岸的年轻人。他那时候就动了心思,要和江家的年轻人搭上线。

“鱼龙会”的时候他主动去打了招呼,后来江一龙三兄弟忙得不行,也没能说上几句话。今天终于又有了机会。

“实话跟你讲,我是想和兄弟长期合作的。”刘卫中笑着说。

江一龙满口答应,他求之不得。渔业厂长期要收购鲜鱼,与其他每回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求购,刘卫中这种自己找上门的肯定靠得住得多。

“不瞒兄弟说,我那边认得不少外来的渔民兄弟,要是江老板信得过我,我去帮你说和,以后我们的鱼都可以供给江老板。价格嘛,好说。就按市场批发价算,你看怎么样?”

刘卫中心中早就有了盘算,搭上渔业厂这根线,不仅自己的鱼不愁销路,他还可以从中间提篮子,倒卖一手,多赚一笔费用。

江一龙也很高兴,要是有一批稳定的鲜鱼供货来源,他只要专心开拓市场,再也不会为鲜鱼发愁了。这是双赢的买卖。

不过,他想起了一件事。

“刘哥,兄弟们能卖鱼给我,我求之不得。但是,我只要活鱼,不要电死的、炸死的死鱼啦!”

刘卫中摆了摆手,“江老板把我当么子人了?那种缺德事我做不出来。现在政府不准搞那种名堂。再退一万步讲,我的船都是政府资助买的,我要是跟政府对着干,我还要不要脸了?不止我,和我一起捕鱼的那几个兄弟我都可以保证,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地撒网,没一个搞鬼名堂。”

江一龙松了口气,陪着笑,“刘哥莫怪,我也不是故意冒犯大家,今天刚好碰到几个电鱼的杂种。”

刘卫中了然地笑了笑,“我晓得那几个人,碰到过几回。跟个见不得光的老鼠子一样的,白天不做声,夜间下手。听到讲被大家拦过几回,赶一回他们就换个地方。洞庭湖这么宽,防不住。上回我卖鱼的时候跟几个老渔民讲,要他们去找政府投诉,让政府出面收了那些人的作案工具。他们又不愿意,嫌麻烦。”

江一龙晓得连家船这些老渔民是什么德行。只要有一天鱼打,他们就打一天鱼,从来不愿意节外生枝,多管闲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属于天管、水管,不属于地上的政府管,同样岸上的政府也不会管他们水里的事。而对于刘卫中来说,有事找政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是地上人与水里人的观念的差距。

江一龙和刘卫中从打鱼谈到种地,从爷娘谈到儿女,他们发现水里和地上有太多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更多的是思维观念上的区别。

江一龙默默地吸收着这些新鲜的观念,和他这段时间发展渔业厂的经验相结合,慢慢地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生活和生意准则。

活鱼的来源解决了,刘贵美、郝爱妹带着请来的几个村民拼了命地干,一身衣衫从早上湿到晚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鱼溅起来的湖水。

江大龙、江甲龙也加入了生产大军,剖鱼、腌鱼、熏鱼,一个个忙得搞手脚不赢,生怕耽误了给客户交货。然而,腊鱼制作需要时间,这是他们怎么加快速度都解决不了的。

江一龙这些日子天天东跑西跑,忙得不着家,不是在去客户家的路上,就是在和客户说好话,赔笑脸,希望推迟交货期。有人表示理解,有人要求解除合作,有人要赔违约金。江一龙每天都焦头烂额。

“钱老板,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批货还要两天才能出来。你放心咯,货一熏好,我马上安排车来给你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