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大战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李辰因为修炼的缘故,虽然年还不满九岁,却也长得身形高大,相比于一般的十四五岁的孩子也不差了。
正月里的一天,闻先生来找李沐。他们二人多年相交,关系莫逆,相互之间也比较随便了。但是今天闻先生表现得十分郑重:“李兄,今年冬天是县府试的日子,到了明年开春又是春闱,时机难得。届时辰儿虽不满十岁,但以辰儿目前的学识积累,已经不次于我了。这些年我已经把我的学识倾囊而授,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的了。我打算让他今年就去县里参加童生考核,取得童生资格后去郡城五原城参加县、府试。县试、府试以辰儿的学识,完全没有问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考完了府试,我打算带他出去一路游历去京城。我派规矩:过了十岁就不能录入门墙了。所以这期间还得带着辰儿回一趟山门。然后再去京城参加明天春天的太学试、殿试。再说这些年周边山中的资源已经被我们用的差不多了,辰儿修炼遇到瓶颈,难以寸进。也必须要出去走走了。”
李沐起初一听到辰儿可以参加科考了,还挺高兴。但是听到还要出门游历,就有些担心的问道:“闻兄,不知此一去,需要多久?
闻先生回答道:“这一去,时间可能不会短。毕竟辰儿虽说是学了我梦天阁的功法,却还没有在门派中烧香留名。再不去,就过了十岁入门的年限了,十分可惜。明年春天还要赴京参加会试、殿试。然后出去游历一下寻找一下机缘。顺利的话,一路回来至少也得两三年吧。”
李沐沉吟了会儿,拱手道:“那一切都拜托先生了。”
闻先生笑道:“李兄弟放心,辰儿现在练气已经是气动中段,炼体也到了练骨后段差一点就圆满了。等闲刀枪都难以伤他,所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你就放心吧!”
“何时出发?”
闻先生道:“我们离县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便要出门去义县县城。参加县试以前要先去县学取得童生资格,然后才去五原县参加县试。”
李沐默然半晌道:“那就都依先生,辰儿就交给您了。原来义县的姬县令现在郡府,去年老郡守升职去了京城。他现在是郡守了,应该也能照拂一二。”
……
时光荏苒,一晃到了十月初冬,李辰和闻先生到了县里,拜见了县里的督学以及诸位教谕,大家经过考校,对李辰的学识十分肯定,欣然写了童生凭书。闻先生带着李辰直奔五原县开始了考学的历程。
二人在五原县城找了个馆驿住下,去郡学的督学处,报名参加下个月初的县试。报名时,负责录名的姓王的郡学祭酒,知道参加考试的居然是一个还不足十岁的孩童,看着身形高大的李辰大为惊异,便随机考问几个问题,发现李辰无论是诗文还是经典,可说是应对有序,准确无误。
王祭酒对闻先生大为赞叹道:“大夏不足十岁参加县试的童生不是没有,但是朔方郡这样文名不盛的北方偏远郡治,还不曾有过。一旦中试,那可是给硕方郡增辉不少。我这就给郡守大人通报一下。”
闻先生急忙拦阻道:“王大人不可,县试最后乃是郡守出题,我们现在若是见到郡守,瓜田李下,将来无论中与不中都会引他人闲话呀!”
王祭酒老脸一红道歉道:“看到俊才,一时失态,欠考虑了,抱歉抱歉!”然后低头录了名做了登记,发了一个标记了‘壹佰叁拾捌号’的号牌给李辰。
待闻先生师生离去之后,王祭酒还兀自抚须赞叹不已。此情却被从官房中走出的姬郡守看到,不由笑道:“祭酒这是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王祭酒忙施礼道:“义县来了一个小童生,年不满十岁。我考校了一下,十分了得。九岁多的孩子啊,了不得,了不得!郡守大人曾是义县父母,真是治理有方啊。以此子之才,我看会试入太学几无悬念。就是入殿试点个博士也未为可知啊!看来我朔方郡此届科考要大大扬名了。”
姬郡守不由笑道:“祭酒曾在京里太学任博士,见多识广。您这样说,这个童生的学识大概是不差的。还有大半个月就要县试、府试了,本官甚是期待,看看治下能出几许英才为国效力,为本郡增光添彩啊。”
姬郡守望着南方,心里道:“我大夏太祖立朝至今已有百三十年,义县过得府试考了郡国学生功名的也不过几十人,我硕方郡过了太学试的不过十余人,通过殿试成为博士的也不过寥寥几人。三十年来通过会试、殿试,成为太学生的也就仅仅王祭酒一人而已。如果真如他所言,能出个太学博士,哈哈哈,别的不说,年终考评,本郡守也可以拿个上等的成绩。还可以在《硕方郡志》上留名了。在义县的时候,一直听说青木村的乡学里有个神童,不到七岁就读完了儒门经典,可惜适逢战乱,一直未能得见。不知在我卸任硕方郡守之前,能否见到啊。到时候倒是可以提携一下。”
再说闻先生和李辰二人来到五原县县高处,想看看五原县的风景。李辰看到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其中夹杂着不少服色迥异异族人,奇道:“师父,不是说北狄都被打走跑去漠北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异族人在我们这里晃来晃去的?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