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年代,父亲的人生轨迹在那一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被正式任命为解州公社党委组织委员,这一任命不仅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新,也预示着他将肩负起引领和组织公社党建工作的重任。那时的公社书记是王阳光同志,一位经验丰富、雷厉风行的领导者;而分管党委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则是张华同志,他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父亲初到解州公社,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的主要任务是与张华书记一同深入解州大队进行蹲点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他还需配合王阳光书记在闫家庄大队开展“四清”试点工作。这两项工作都极具挑战性,需要他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在1963年的冬季,随着社直机关蹲点工作的全面铺开,县、社直机关近三十个单位全部参与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工作合力。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四清”运动,四清办公室被设立在了解州银行院内,这里成为了整个运动的指挥中心。公社党委副书记亲自参与领导,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父亲和柴虎同志作为办公室的重要成员,承担了大量的文字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地撰写材料,整理文件,为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不仅在办公室内忙碌,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与群众进行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他们的努力使得“四清”运动得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而深入地展开,为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父亲几乎每天都埋头于办公室的工作之中,与他的同事们一起深入研究各项政策,细致分析各种问题,并且不懈地寻找着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最终没有付诸东流,到了年底的时候,解州城的“四清”运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许多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群众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整个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解州公社的这三年半时间里,父亲经历了从教师到公务员的华丽转身,也实现了从书本知识到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他不仅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群众沟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业务上,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为他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解州公社的这段时光,是父亲革命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见证了他个人的成长与蜕变,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段经历,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他内心的田野,让他在革命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