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重庆入嘉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重庆入嘉陵(2 / 2)

很是慷慨和郑重地表示了态度。

黄立目光一闪,起身走到厅堂门口,高弘智闪身出现,躬身向他汇报。

“很好。”黄立用力点头,赞赏道:“高将军办事,绝对令人放心。便把信使派出去吧,我随后便率水师前往嘉陵江口。”

对于谭弘、谭诣,清廷还是不放心的,李国英禀承旨意,将二谭的家眷安置在重庆,作为人质。

黄立暂留谭弘一命,便是想通过他的劝降,将谭诣的水师收过来。

同时,他还要率水师沿嘉陵江而上,尽量搜刮船只,使水师的规模能够迅速扩大。

要李来亨在茅麓山坚持三个月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要靠造船,显然是达不到黄立所希望的目标。

只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才能够杀出三峡,击败沿江的各路清军水师,趁虚横扫湖广,彻底粉碎清军的进攻。

况且,要养活这么多的军民,光靠夷陵和巫山的缴获,还是不够的。种地需要时间,缓不济急。剩下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抢啦!

黄立回到厅堂,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时间紧迫,趁清军还未缓醒过来,在下率水师沿嘉陵江而上,争取为重庆多拓展缓冲的空间。”

刘体纯愣了一下,没想到黄立会这么着急,但随即颌首道:“先生尽管调兵遣将,重庆这里留下数千人马,便足以守卫。”

黄立笑了笑,说道:“武自强和锁彥龙所率的两营人马便足矣,水师亦不是全部,装不了那么多人。”

武自强和锁彥龙是老将,从夷陵之战时便参与其中,算是黄立比较了解的将领。

而且,在攻打重庆时,这两营人马也未动用,是黄立特意交代过,还在城外营寨中等候。

“先生身系大明之望,千万要多加小心。”洪育鳌起身拱手,发自真情实意地关怀。

全凤翔犹豫着说道:“派一大将前去便可,黄先生不必每战争先。须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黄立笑了笑,说道:“多谢诸位大人关心。在下很惜命的,绝不会轻身冒险,请诸位放心便是。”

说完,他再次拱手告别,转身走出了厅堂。

望着黄立离去的背影,洪育鳌无奈地叹了口气。什么时候不用三太子冲锋陷阵,只在后方运筹帷幄,那才应该是复明有望了吧?

刘体纯开口说道:“重庆已下,当务之急是马上派人传信,让兴平侯、巫山、临国公尽快知晓,以便尽快展开行动。”

洪育鳌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兴山将成清军进攻的重点,是不是请临国公将东安王,还有高夫人,护送至重庆?”

刘体纯略微想了想,说道:“可在书信中说一下,至于愿不愿意来,就由他们自己作主吧!”

洪育鳌倒没别的意思,东安王对三太子也构不成威胁,纯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再说黄立,带着侍卫赶到朝天门码头,得到通知的武自强、锁彥龙也率人马赶来。

朝天门码头的江面上,桅樯林立,大大小小的船只正在轮流停靠,俘虏们正将船上的粮草物资运上岸,向重庆城运输。

在岸上军官的指挥下,码头空了出来,黄立的坐舰缓缓驶来,在码头和船上众人敬畏的目光注视下,黄立弃马登船。

随后,水师船只一艘艘停靠,装载军士,又一艘艘驶离码头,跟随旗舰而去。

“看,那就是三太子。”

“三太子有火德加身,攻城拔寨非雷即火,不费吹灰之力。”

“三太子有太祖皇帝庇佑,战则必胜,攻则必克。”

士兵和水手们纷纷议论着,望着船上的青天日月旗在风中飘扬,渐渐远去。

说到青天日月旗,其实并不算是官方定版的大明国旗。

自隆庆开关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朝商船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悬挂了一种旗帜,以区别于外国船只的国旗,成为当时事实上的大明国旗。

旗帜由红日、黄月重叠的图案和蓝底组成。蓝底代表青天,日月重叠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于旗帜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国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红色的光芒是太阳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属于火德,亦指大明的朱姓皇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