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归田新途> 第6章 古宅新姿文韵漾老街盛景声悠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古宅新姿文韵漾老街盛景声悠扬(1 / 2)

自打户外探险营地成功运营,给村子带来实打实的收益、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后,我算是实实在在尝到了开发新项目的甜头。那股子创业的热情愈发高涨,走路都带风,心里跟揣了团火似的,一门心思就琢磨着怎么让村子再多几个出彩的“吸睛点”。偶然间,路过村里那片老街,目光扫到一排排错落有致却尽显颓败的老房子时,我猛地顿住了脚步。

这些老房子啊,打我记事起就立在这儿了。斑驳的墙面,像是岁月刻意留下的沧桑印记,每一道裂痕、每一块褪色的砖石,都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青灰色的瓦片歪歪斜斜,缝隙间钻出几株顽强的枯草,在微风中瑟瑟摇曳;老旧的木门紧闭,门锁早已锈迹斑斑,门上的雕花虽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却仍隐约透着几分精巧,不难想象当年的繁华模样。它们承载着村子祖祖辈辈的生活记忆,曾是婚丧嫁娶、邻里家常的热闹舞台,见证过孩童嬉闹、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可时过境迁,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房子没了人气滋养,随着时间无情流逝,大多破败闲置,沦为被遗忘的角落,只剩寂寥。

站在老街中央,望着眼前这番萧条景致,我心头不禁泛起一阵酸涩与惋惜,不过很快,一个大胆新奇的念头破土而出——把这些老房子改造成乡村艺术工作室!当下我就兴奋得直搓手,脑海里瞬间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的殿堂,屋内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温柔洒在画家的画板上;陶艺家盘坐在院子里,双手娴熟地摆弄泥土,身旁堆满初具雏形的精美陶坯;书法家挥毫泼墨,墨香与老房子的古朴气息相互交融,氤氲不散。艺术家们来自天南地北,带着迥异的创作风格与灵感,入驻村子后,不仅能赋予老房子全新生命力,还能为这片乡土注入浓厚艺术氛围,把咱村子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艺术文化胜地。

可这想法刚冒头,现实难题便接踵而至。要改造房子,得先说服屋主们。这些老屋大多承载着屋主一大家子的情感羁绊,有的屋主顾虑重重,担心改造会破坏老宅原有风貌;有的则心存疑惑,不相信这摇摇欲坠的老屋还能焕发光彩、产生收益。我挨家挨户上门拜访,耐心十足地跟屋主们促膝长谈,描绘未来愿景:“叔、婶,您瞧这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眼看就要塌喽,多可惜呀。咱把它改造成艺术工作室,请来大画家、大艺术家,往后天天有人气,房子有人打理,还能给您家添笔不少收入呢,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也算盘活了。”一趟趟跑下来,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好在屋主们大多被我的诚意打动,点头同意。

取得屋主许可后,紧接着就是筹备改造事宜。我揣着村里大伙凑的启动资金,四处寻访专业设计师,比对方案、核算成本,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为保留老房子原汁原味的古朴韵味,设计师提出“修旧如旧”理念,选用旧砖、老木料修补破损墙面与屋梁;屋内格局重新规划,既要满足艺术家创作需求,设置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展览区,又得保留传统生活区域,让入驻者能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施工期间,我天天泡在工地,紧盯进度,工人稍有疏忽、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便立刻指出来,督促整改。

老房子改造工程紧锣密鼓进行时,邀请艺术家的事儿也不能耽搁。我翻遍各类艺术杂志、网站,搜集联系方式,逐个打电话、发邮件介绍村子情况与工作室特色。起初,碰壁是家常便饭,不少艺术家一听村子偏远,连实地考察都委婉拒绝。我不气馁,调整策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老房子改造前后对比图、村子旖旎自然风光视频,还邀请几位本地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前来免费体验创作。他们回去后,口口相传,村里艺术工作室渐渐有了热度,不少外地艺术家主动联系,表示愿意入驻。

历经数月筹备、施工、招商,乡村艺术工作室终于迎来开业的高光时刻。那天,村里张灯结彩,彩带飘舞,锣鼓喧天。老房子焕然一新,朱漆大门敞开,迎接着八方来客;屋内,一幅幅画作、一件件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熠熠生辉。

自打一群风格迥异、才情斐然的艺术家们陆续入驻村子,这儿就像被施了一场奇妙魔法,悄然间完成了一场惊艳蜕变,愈发洋溢着浓郁醇厚的文艺范儿。以往,村子不过是个靠着几分农田、些许山水景致招揽游客的质朴乡野,如今,艺术气息如春日繁花,肆意盛放、弥漫每一寸角落。

清晨,暖烘烘的日光轻柔地洒在老街那些翻新后的老房子上,斑驳石墙与木质门窗被镀上一层金辉,艺术家们早早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扉,开启一天的创作。画家们支起画板,于巷口、溪边选一处心仪景致,蘸满颜料的画笔在画布上纵情挥洒,斑斓色彩勾勒出乡村宁静又灵动的日常,笔触或细腻、或豪放,引得路过游客纷纷驻足,目不转睛,仿若沉浸画中世界;陶艺家们盘坐在院子里,双手沾满湿润陶泥,转盘飞旋间,古朴雅致的陶罐、憨态可掬的陶偶渐现雏形,成型作品随意摆在院边木架,接受日光洗礼,那质朴天然的韵味,让观者爱不释手;书法家则在屋内挥毫泼墨,笔锋游走如龙蛇,墨香悠悠飘散至街巷,“宁静致远”“道法自然”等墨宝刚劲有力又透着空灵意境,引得文艺爱好者们啧啧称赞,频频拍照留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