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医家篇16(1 / 3)

如果将这个时间点明朝的文官们聚在一起评选,王世贞无疑是大明文坛的扛把子,所谓声化意气笼罩海内,文坛界最耀眼的启明星是也。

一支笔杆吸来无数粉丝。

同时王世贞还是江湖传闻中的兰陵笑笑生,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在书页上涂了砒霜送给严嵩之子,使严嵩七窍流血,用一小簧书痛击大奸臣。

当然,这些都为野史记载的谬论。

真实历史上,他是张居正的同年进士,一个出生于豪族,一个出生于寒门,王世贞中二甲第八十名,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两人性情相和,在那一年成为了好友。

等到张居正做了宰相,仍未忘记这位身居低位的旧友,他特地提拔对方,使王世贞先后担任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等要职。

然而王世贞才华优秀,做官却不太行。

清谈文人无法实干兴邦,再好的才华不愿为生民立命,对百姓不管不问,一身学问在张居正看来也是无用,且就在他于前方奋力改革“考成法”之际,背后遭到了一道来自老友的暗箭。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向朝廷上呈《地震疏》影射权臣专权,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

普天之下,此时又有哪位臣子的权威比得上张太岳?

王世贞的背刺令张居正愤怒,不久,给事中杨节疏劾王世贞失节,使其丢了官职。张居正神色冷淡,仿佛天上的文字不能让他内心产生一丝波动。旁人琢磨不出张相公的想法,只好悻悻然的挪开视线。

王世贞家中。

“哼,青史留名有什么了不起,如今我也做到了。”王世贞骄傲的昂头,“看张白圭他还如何继续得意。”

王士骐暗暗摇头,爹真是……生都在与张相公较劲,累不累啊,是不是等张相公死了,您老还要写一本传记记录张相公的丑事?像个粉转黑的死毒唯。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王世贞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他会给李时珍的著作留下这一句评语。

这里就要说起李时珍的人生遗憾。

《本草纲目》在现代人们看来是 件价值连城的宝书,在当时的明朝却并非如此。虽然全书记载了李时珍从医数年的珍贵经验,总结了丰富的本草药物理论,但百万字的书籍在那时的印刷条件下出版无

疑是一项浩大工程。加之书本内容专业深奥,普通民众难产生阅读兴趣,书商们担心销量低,收不回成本,都不愿意接下这个单子。

更棘手的是,就在《本草纲目》完成的次年,朝廷颁布了“毁天下书院”的诏书——

“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全国64所书院被迫关闭,本就谨慎的书商们更加不敢再承担出版风险。

李时珍为刊刻本草纲目奔走数十年,不甘心愿望落空,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心血之作,毅然从蕲州启程,乘舟东下,前往南京寻求机遇。】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了南京,当时全国最大的印刻中心。

抵达南京后,他遍访当地大大小小的书商,但遗憾的是出版事宜依旧没有着落。

四处碰壁的李时珍经过一番思量,将目光投向了大明的“文坛盟主”。

王世贞惊讶地看着上门恳请他的李时珍,得知对方来意后并不意外,毕竟以他的地位,随口给出几句褒奖就能帮旁人声名鹊起。【王世贞拒绝了李时珍,因为那时他专注于仙道之说,对所谓的医书根本没兴趣。】

“……”

王广咬了咬牙,望着天幕上师父落寞离开南京的背影,骂道:“什么名扬天下的文宗,一点眼光也……”“好了。”李时珍打断徒弟即将出口的恶语,“你忘记天女说的,王大家之前给为师医书的赞言了吗?”“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篆,臣民之重宝也。”“单此一言,便可令《本草卷》永垂不朽。”李时珍道。

他对王世贞的拒绝并未感到气馁,如今自己回到蕲州,继续带着弟子行医寻药,为的便是完善书稿,只待有朝一日再携此书往金陵一趟,弥补先前的不甘。他相信,只要王世贞认真看了《本草纲目》,一定会对它改观,为它作序的。

这时,视频里的时光来到了十年后。

李时珍已经七十三岁了,在古代已是高龄,生命即将走到最后一刻的他带着凝聚半生心血的《本草纲目》,再次上门拜访王世贞。

看着眼前垂垂老矣,奋力为出版而奔走的故人,王世贞十分感慨,终于答应为《本草纲目》作序。

有了王世贞的认可和支持,终于有出版商愿意出资印刷《本草纲目》,然而李时珍未能亲眼见证自己作品的问世,便在三年后抱憾离世。临终之际,他嘱咐儿子李建元将书呈献给朝廷,希望造福更多的

人。

张居正心想,确实是王世贞的作风。典型文人该有的毛病一个不落。

若不是对方心性还算可佳,他也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只是摘了他的官帽就让人滚回老家。王世贞微微张嘴。

他这办了好事,经天幕一放,倒像是耽误了李神医一样。虽然,的确,有可能耽误了一点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