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喂!当乞丐去啊?> 第1871章 年 边疆危机下的应对策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1章 年 边疆危机下的应对策略(1 / 1)

1871年,清朝同治十年,此时的大清王朝依旧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沼之中。国内经济虽在战后缓慢恢复,但仍显疲态,社会矛盾也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暗流涌动。而在边疆地区,危机四伏,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妄图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扩充他们在远东的势力范围。沙俄在北方虎视眈眈,不断侵扰东北、西北边疆,制造各种事端;英国等国也在西南边疆暗中谋划,挑唆当地势力,企图打开新的侵略突破口。边疆的安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清政府不得不绞尽脑汁,思考应对这严峻边疆危机的策略,各方官员、将领纷纷建言献策,一场关乎国家领土完整与边疆安稳的博弈悄然展开。

据《同治朝边疆危机纪要》记载:“十年,边疆局势日紧,沙俄于西北边疆屡犯我境,占我土地,驱我百姓,其行径恶劣至极。东北之地,亦时有沙俄兵丁越界试探,觊觎我丰富资源。西南边陲,英人暗中支持分裂势力,妄图搅乱我边疆秩序,以图从中谋利。朝廷内外,或主强硬抗击,或倡以和谈暂稳局势,再图后策,然无论何法,皆旨在保我边疆,护我华夏之土也。”从这段文献资料中,清晰地呈现出了当时边疆危机的严峻程度以及清政府内部应对策略的不同声音,边疆的每一寸土地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亟待有效的举措来守护。

阿才,是个性格坚毅又有些固执的年轻人,一旦认定了的事儿,就很难被他人的意见所改变,他认定对的事情,哪怕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过,他为人正直,心中怀着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厚情感,只要是能为保卫边疆出份力的事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在前头。阿才本是新疆伊犁地区的一个普通牧民,自幼在草原上长大,对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深厚的眷恋。随着边疆危机的加剧,沙俄的侵扰日益频繁,阿才的生活也被彻底卷入了这场关乎家国存亡的风暴之中,开启了他这一年充满艰难险阻与热血豪情的经历。

这一年初春,草原上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阿才像往常一样赶着羊群去放牧。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心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想着只要羊儿吃得饱,到了秋天就能卖个好价钱,给家里添些新物件。

可没等他放多久,就看到远处扬起一阵尘土,不一会儿,一群骑着马的沙俄士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他们在阿才的羊群里横冲直撞,吓得羊儿四处逃窜,阿才见状,气愤地冲上前去,用不太流利的俄语喊道:“你们干什么,这是我们的地方,不准你们撒野!”

沙俄士兵们却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领头的用蹩脚的汉语说:“这以后就是我们沙皇的土地了,你们这些放羊的,赶紧滚远点!”

阿才一听,气得满脸通红,他握紧了手中的马鞭,怒视着那些沙俄士兵说:“你们别做梦了,这是我们大清的土地,谁也别想抢走!”

那沙俄士兵见阿才竟敢顶嘴,恼羞成怒,举起马鞭就朝阿才抽了过来,阿才侧身躲过,和他们厮打在了一起。可毕竟对方人多势众,阿才很快就被他们打倒在地,身上多处受伤,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沙俄士兵赶着一部分羊儿扬长而去。

阿才艰难地爬起来,望着被抢走的羊儿和远去的沙俄士兵,心中满是愤恨和屈辱,他知道,这些沙俄人这段时间越来越嚣张了,经常来骚扰牧民们,抢东西、占地盘,可大家却拿他们没办法。

回到家后,阿才把遭遇告诉了父亲和村里的长辈们,大家听了都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不能再这样任由沙俄人欺负了,得想办法反抗。村里的一位长者叹了口气说:“咱们只是普通牧民,要想赶走沙俄人,还得靠朝廷的军队啊,可也不知道朝廷打算怎么应对这些侵略者。”

阿才听了,暗暗下定决心,他要去伊犁城里,找官府说说这事,看看能不能让朝廷快点派军队来保护边疆。

过了几天,阿才不顾家人的劝阻,骑着马来到了伊犁城。城里的气氛也很紧张,到处都在议论着沙俄侵扰边疆的事儿。阿才找到了官府,向官员们诉说了自己村子遭遇沙俄士兵抢劫的经过,恳请官府出兵保护百姓。

官府的官员们听了,也是一脸无奈,他们告诉阿才,朝廷已经在商议应对之策了,只是边疆地域辽阔,兵力一时难以全部部署到位,让阿才先回去,等有了消息会通知大家的。

阿才失望地离开了官府,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想着既然官府暂时指望不上,那自己能不能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一起成立个自卫队,好歹能在沙俄人再来骚扰的时候抵抗一下呢。

回到村里后,阿才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一说,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村里的青壮年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就这样,一支由阿才牵头的牧民自卫队成立了。阿才带着大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训练,虽然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只有一些简单的刀具和猎枪,但大家的士气很高,都想着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