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也就是公元1374年,我叫赵安,本是应天府城郊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家中几亩薄田,靠着父母辛勤劳作,倒也勉强能糊口。可这一年,朝廷设立卫所制度初定规模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将我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卷入了另一番天地。
《明史·兵志二》记载:“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有垛集。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者,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者,以罪迁隶为兵;垛集者,三丁以上,垛正军一,别立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初闻这卫所制度的详细规制时,我心中满是震撼,想着这朝廷的手笔可真大呀,如此一来,这大明的兵力分布可就要有个全新的模样了。
那时节,村里时常有官府的人来张贴告示,宣讲这卫所制度的事儿。我跟着村里的大伙一起围在那告示前,听着官差大声念着上面的内容,周围的人也是议论纷纷。
一位老者皱着眉头说道:“这卫所制度,听着倒是挺规整,可咱这村里的娃们,要是被征去了,那可咋整啊,家里的地都没人种咯。”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却满不在乎地回道:“怕啥呀,说不定去了卫所,还能建功立业,挣个好前程呢,总比一辈子窝在这村里强吧。”
我听着他们的话,心里头也琢磨开了,想着自己虽没什么大志向,可要是能去卫所里历练历练,说不定也能改变改变这平淡的日子呢,只是又舍不得家中年迈的父母,一时之间,心里矛盾得很。
回到家中,我把这想法跟父母一说,母亲当即就红了眼眶,拉着我的手说道:“儿啊,那卫所可不是咱家能去的地方呀,那是要打仗、吃苦的,你要是去了,万一有个好歹,娘可怎么活呀。”
父亲却在一旁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安儿啊,这事儿你可得想好了,虽说去卫所是有风险,可如今朝廷推行这个,也是为了保咱大明的安稳,你要是真有那个心思,爹也不拦你,只是你去了,就得好好干,别给咱老赵家丢人。”
我看着父母那担忧又期许的眼神,咬了咬牙,说道:“爹,娘,我想好了,我想去试试,说不定能闯出点名堂来呢。”
就这样,我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去应天府城里应募卫所的路。一路上,我瞧见不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都是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往那城里赶去,有兴奋的,有忐忑的,大家的眼神里却都透着一股对未知的期待。
到了应天府城,那招募卫所士卒的地方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负责招募的官差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问道:“小伙子,你可知这卫所的日子可不轻松,要操练、要戍守,你为啥要来应募呀?”
我赶忙回道:“大人,小的想着能为朝廷效力,保卫咱大明的江山,也想借此机会谋个前程,还望大人给个机会。”
那官差微微点头,又问了我些家中情况、身体是否康健之类的问题,便让我在一旁等着,说是要看看后面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再做定夺。
我站在那儿,心里紧张得很,眼睛一直盯着那官差,盼着他能早点叫我的名字。等了好一会儿,终于听到那官差喊道:“赵安,过来吧,你被选上了,往后可得好好干呐。”
我一听,心里那股子兴奋劲儿就别提了,赶忙上前谢过那官差,随后便跟着其他人一起,被带到了一处卫所营地。
一进营地,就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营房,还有操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卒们,喊杀声震天,那场面,让我既震撼又激动,想着自己以后也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了呀。
我们这些新来的,先是被安排去领了衣物、兵器等物事,然后便有老兵来带着我们熟悉营地的规矩。
一个老兵看着我们这群新兵,笑着打趣道:“哟,你们这群毛头小子,以后可有的苦头吃咯,这卫所里,操练可严着呢,要是偷懒,那军棍可不长眼呐。”
我们听了,都有些害怕,可又不想被老兵看扁,便纷纷说道:“老兵哥,我们不怕吃苦,定能跟上大伙的步伐。”
老兵哈哈一笑,说道:“有这劲头就好,等你们真正开始操练了,就知道厉害了。”
果然,没过几天,这操练就开始了。天还没亮,我们就得起床,跟着老兵们到操场上集合,先是围着营地跑圈,那几圈下来,就累得我气喘吁吁的,可还没等缓过劲儿来,又得开始练习兵器的使用,什么长枪、大刀,拿在手里,感觉都格外沉重。
有一回,我实在累得不行,趁着休息的间隙,坐在地上直喘气,对旁边的一个新兵同伴抱怨道:“哎呀,这操练也太苦了,我这浑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
那同伴也苦着脸回道:“谁说不是呢,我现在都后悔来这卫所了,可既然来了,也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