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喂!当乞丐去啊?> 第1408章 年 永乐盛世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8章 年 永乐盛世启(1 / 1)

大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天下已然换了一番气象。自朱棣登基以来,这大明的江山正逐步从靖难之役的动荡中恢复过来,渐呈勃勃生机之态。那昔日的战火残痕虽仍留有些许印记,但在朱棣雷厉风行的治理下,好似春风拂过荒原,处处都有了新的希望在萌芽。

《明史·成祖本纪》中有言:“六年春正月,岷王楩复有罪,削其护卫,罢官属。辛酉,命刑部疏滞狱。壬申,命都察院巡行天下,抚安军民,察举官吏贤否。”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朱棣对于朝政的用心,整饬吏治、安抚百姓,皆在他的谋划之中,他一心想要打造出一个四海升平、国富民强的大明盛世。

且说在京城应天,有个名叫沈逸的年轻书生,眉清目秀,身姿挺拔,自幼便饱读诗书,心怀报国之志。他家境虽不算殷实,却靠着族中长辈的资助和自己的勤勉,在这京城的学府中求学数载,习得满腹经纶,只盼着有朝一日能得遇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学,为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添砖加瓦。

这日,沈逸如往常一般,早早地来到了学府之中,与同窗们围坐在一起,诵读经典,探讨学问。那朗朗的读书声,在这古朴的庭院中回荡,仿佛奏响着一曲求知的乐章。

一旁的同窗好友李然,凑到沈逸跟前,悄声道:“逸兄,你看如今这圣上登基几年,行事果决,那朝堂之上气象一新,咱们这做学子的,往后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呀。”

沈逸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几分期许,轻声回应道:“然也,圣上励精图治,我等当勤勉奋进,不负这大好时光,只盼能早日考取功名,为君分忧呐。”

正说着,夫子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书卷,轻轻咳嗽一声,示意众人安静,而后开始讲授今日的课业。夫子先是讲起了当下朝廷推行的诸多新政,言辞间满是对圣上决策的赞誉,称这些举措皆是利国利民之举,能让大明的根基愈发稳固。

沈逸听得认真,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记录着要点,心中对朱棣这位帝王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想着,若自己身处朝堂,定要如那些贤臣一般,辅佐圣上,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

彼时,朱棣在宫中亦是忙碌不停。他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之上,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各地呈上来的奏疏,有汇报民生民情的,有奏请水利工程修建的,还有关乎边疆军事防务的,事无巨细,皆需他一一过目、定夺。

朱棣看着这些奏疏,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面露欣慰之色。他对身旁的内侍说道:“朕既承了这大明的江山,便要让它在朕的手中更加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方不负皇考的期许,也对得起这天下万民呐。”

内侍赶忙躬身回道:“陛下圣明,如今这天下在陛下的治理下,已然是日新月异,百姓们都对陛下感恩戴德呢。”

朱棣微微摆手,笑道:“莫要尽说些奉承之语,朕知晓这天下初定,还有诸多事宜需用心操持,切不可懈怠了。”

说着,他拿起一份奏疏,乃是关于京城附近河道疏浚的事宜,仔细研读后,便唤来工部的官员,与其商讨起具体的实施方案,那严谨认真的模样,全然是一副心系天下的君主做派。

而在民间,随着朝廷的各项政策推行,百姓的生活也渐渐有了变化。应天城中,集市愈发热闹,往来的商旅不绝,各种货物琳琅满目。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有卖绫罗绸缎的,有卖笔墨纸砚的,还有那飘香四溢的酒肆茶楼,处处透着一股烟火气。

沈逸闲暇时,也会与同窗们结伴到集市上走走,感受这市井的繁华。一日,他们路过一家新开的书局,见里面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便好奇地走了进去。

书局中摆放着各类书籍,有经典的经史子集,也有一些时人撰写的诗词文集,还有讲述各地风土人情的杂记。沈逸在书架间穿梭,目光被一本讲述永乐新政的册子吸引住了,他拿起册子,翻开细细阅读起来,里面详细记载了朝廷这些年实施的各项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看着那一个个详实的数据和事例,沈逸心中对朝廷的作为更是赞叹不已。

李然在旁打趣道:“逸兄,你这一看又要入迷了,莫不是想把这册子背下来,待到考场上好一展身手呀。”

沈逸白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这促狭鬼,我不过是想多了解些朝廷大事,日后若有幸入朝为官,也好心中有数,不像你,整日只想着玩乐。”

众人听了,皆是哈哈大笑,书局中也因此添了几分欢快的氛围。

可这天下也并非全然一片祥和,边疆之地偶有外族侵扰,虽未酿成大祸,但也让朱棣颇为挂心。他深知边疆的安稳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于是加大了对边防的投入,增派兵力,修缮城池,同时也注重与周边部落的交流与安抚,恩威并施,以保边境太平。

这日,朝堂之上,武将们纷纷请战,皆愿率大军前往边疆,击退那些来犯之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