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平时不会表现出暴力行为的守法公民,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做出暴力行为,甚至像原始人一般野蛮残忍。 “这种群体可以是校园中的学生群体,可以是职场中的同事群体,也可以是一群一起看电影的人、一起玩同一个游戏的群体,包括一个社区的街坊邻居。 “比如当某一个人在道德上露出破绽,或者有人通过造谣使之显得有道德破绽,群体中的其他人就获得了一张【可以任意对这个人施加暴力】的免责金牌。群体受到了鼓舞,会施展最恶的行为,仍自我认定是在【行驶正义】【在做正当的事】。在这样的群体中,不施加暴力的人反而会遭排挤,因而也倾向于如羊群中的羊一般,哪怕头羊在走向山崖,也会盲从。 “因而,法律必须具备绝对的公正性,必须绝对理性,要依托于切实的证据,不能被煽动。 “所以,对于所有群体性的暴力行为,我们不能根据群体中的个体曾经是否一位遵纪守法的好人,而去推断这个人是否有作恶倾向。 “在做这类侧写时,必须将这些可能曾经都是好人的个体,放置在群体中去整体地考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侦办群体恶行事件时,我们并不会将历往无案底的人排除嫌疑的原因……” 家怡站在大会议室前方,于白板边时而宣讲时而书写。 如今的她已与第一次上台做word文档讲解时截然不同,她不需再将台下的人看成桌子椅子,也不会再因为于人前讲话而感到紧张害怕了。 刻意的训练和大量经验的积累,会让人变得麻木、习惯和勇敢。 台下坐着的都是中区各个警署的探员或军装警,还有一些督察沙展也来听她分享,家怡讲得很认真,把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点掰碎了,变成她经历过或者读到过的案例来解释给大家听。 课程后半段,会议室门口忽然多了一位男警探,因为来得太晚,他已经没有座位了,只能抱胸站在最后排。 相比其他来听分享课的警探,他显得过于潦草狼狈,头发有些出油,虽然看得出是梳理过的,但仍有几缕不很听话,东倒西歪地捣乱。他面色也不太好看,暗沉出油,眼底还有黑眼圈,似乎才熬过好几天大夜,更不要提他身上褶皱的白衬衫和西裤了。 家怡盯着他看了几眼,就认出这人正是最近【鬼又来电】新闻播报时,曾被镜头照到过的中区重案C组的督察Dylan(迪伦)。 分析结束后,许多人都会走过来与家怡握手表示感谢,或闲聊两句她提到的内容。 Dylan站在门口迟疑了会儿,也走过来与家怡握了握手。 在他对家怡的宣讲表示肯定后准备离开时,家怡却主动开口提及了他正侦办的案子: “Dylan,扮鬼打电话的Willia问采集口供后,因为只是为死者报案,并不能判定为假报案、妨碍司法工作。加上案件的确有他杀嫌疑,Willia电话骚扰市民的事 也只能警告一下, 为防止舆论完全倒戈于对警方不利的一面, 早上Wiliia被释放离开警署了吧?” Dylan点了点头,叹气道:“是这样,案件需要重审,Willia案反而是义举了。” “后续会有许多媒体争相采访Willia这件事只会越闹越大,并不会因为【鬼又来电】被戳破而平息。”家怡肃着面孔陈述道。 她跟着郭sir与媒体打了太久交道,这个状况她已预见。 “郭sir也这样与我说的,但也没办法,我只能继续侦办,其他……”Dylan烦闷地捏了捏眉心。 家怡沉默地望着他,思考后续要如何开口,却不想Dylan竟然抬头对上家怡的目光,有些迟疑地问道: “不知道…Mada是否有空,愿意帮忙从你特别擅长的犯罪心理学、侧写等方面,看一看这个案子?” Dylan讲罢,又担心自己过于强人所难了,毕竟这事完全不归易家怡所在的西九龙管,他硬拉着人家来趟他这浑水,实在不合适。 却不想易家怡竟连犹豫都没,直接点头道: “OK.” Dylan吃惊地抬头,随即一扫疲态,惊喜道:“多谢,多谢da” …… 虽然家怡只能今天留在中区警署帮一下Dylan的忙,Dylan已经很高兴。 九十年代的香江警队大多数都是受老派教育走出来的警员,犯罪心理学、侧写,以及靠DNA破案等等手段对老警察们来说都很新鲜。 最初大家对这些新东西多少都有点不以为然和排斥,但随着像易家怡这样积极接纳新技术、新方法,甚至靠此缕破奇案、大案,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