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星汉西流夜未央> 65.第十三章:昆山片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5.第十三章:昆山片玉(1 / 2)

前世今生,刘隽最大的苦处不是缺衣少食,而是缺少贤才。

此生戎马仓皇,难得片刻宁静,便抓紧在长安招纳贤才。

“先前在邺城读墨子,有句话我深以为然,”刘隽对部曲道,“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明公说的极是。”众人附和道。

刘隽看着他们,更觉头疼,自己平日里看重之人,刘挹、刘启等宗亲被他留在梁州,刘耽被他留在平阳,陆经、尹小成等虽亲信,但都非将才,箕澹、卫雄是北地将才,已被他用来练兵。前些年诸葛铨、刘畴相继离世,身边极缺得用的文臣,不说运筹帷幄的谋主,就连管理后方的能吏都不见一个。

至于温峤、卢谌等姨兄弟,卢谌在并州,温峤若在乡丁忧,也在并州,如今刘琨倒是不愁没有贤才辅弼了。

众人里,不论血脉、才能、交情,温峤均是佼佼,唯一所虑,温峤最为孺慕刘琨,也以做大晋忠臣为毕生志向,且他为司马邺征辟十余年,亦师亦兄,要他改弦更张,简直难如登天。

有时刘隽常常懊悔,当年不应让温峤仕秦王府,虽拉近了和司马邺的交情,却也为日后埋下隐患。

不过事已至此,再说无益。刘隽将思绪拉回到幕府,看着手中形形色色或举荐或自荐的名帖,忍不住笑出声来,“闻喜裴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太原郭氏,清河崔氏……”

其余幕僚满脸茫然地看着他。

刘隽捏着这些名帖,里头的人名姓起得大差不差,散之、行之、徽之,德行操守也大同小异,无非是戏彩娱亲、扇枕温衾、闻雷泣墓,再一看有何实实在在的功绩,却都又是当代介子推,文治武功均是遍寻不见的了。

“既如此淡泊名利,我又何苦逼这些高士出山呢?”刘隽淡淡一笑,将这些名帖都放到一边,“为我张贴告示,就说我要招五六幕僚,一屯田,一刑律,一押粮,一文牍,一算账。”

“这……大人不考校才学品性,只看职司,是否失之草率?更何况这些世家名士,如何能做这等胥吏之事?”也不知幕府中谁义愤填膺地开口。

刘隽淡淡道:“诸葛孔明曾言‘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如今幕府中这些事无人来做,要么诸公勉力料理停当,要么只能招纳贤才分忧了。”

眼前这些幕僚,除去少数几人是从并州、梁州简拔而来,大多都是近期来投,奇谋大略未见一个,清谈玄言倒是不绝于耳。

若不是念及他们兵强马壮、据守坞堡的宗族,刘隽根本懒得理会。

他提的要求不高,很快也便有几人来投,大多出自寒门,只有一人是个三流世家的庶子。

刘隽向来对下慷慨,又待人和善,这几人办事也便更加尽心,幕府之事很快也便上了正轨。

只可惜荀攸、郭嘉这般的谋臣,诸葛武侯、司马老贼这般的相才,却未能得见。

好在刘隽有的是耐心,对周遭幕僚胥吏能用则用,偶有一二得力的,便手把手教,众人受宠若惊,也便各个用功,几乎人人都有些许进益。

既是侍中,刘隽每隔三日去一次门下省,将寥寥无几的诏令审过一遍,同日入宫伴驾,陪着司马邺手谈读书。

其余之日,主要在城外营寨,如今他能掌控的兵马,一万人留在梁州,由刘启掌控,辅助祖逖往东夺回失地,三万余人留在平阳,由刘耽节度,随时抵御来犯的刘曜,还有刘琨手上的十万、刘演麾下的八千,若是开口,亦可很快调来。

不过为免猜忌,此番他随身只带了两千将士,担心久不上沙场生疏,便每日前去练兵,加上箕澹、卫雄带来不少鲜卑突骑,几相融合,这两千余人便破具精兵之相,比猞猁营也不差什么了。

就这样过去了大半年,直到某日夜里,尹小成冒雨匆匆来报,刘隽听闻消息,忍不住大笑三声——刘聪被俘后,刘粲继位,因为刘粲宠爱靳氏,其父靳准竟谋朝篡位,弑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