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下午魏征去东宫,李建成正在听底下报上来的琐事。 身为太子,李建成不是只处理政务就可以的,长安内外有什么动向,他都要心里有数,东宫有专门打听消息的人,每天或隔天挑拣有用的向他禀告。 魏征来的时候,正好说到太子一个门人的儿子当街戏弄书生,还抢走书生刚买的玉佩。 门人知道后倒没有装死,让人送了银钱给书生,足够抵消买玉佩的钱。 太子听罢没什么反应:“既然给了钱,那便罢了。” 魏征立刻出声:“不妥!” 他是太子洗马,职责是辅佐太子,教导太子政事,算是太子半个老师,有话大可以直说(魏征也不是藏着掖着的人),他的话太子总能听进去几句。 比如现在,魏征说太子行为不妥,太子也没有生气,好脾气地问:“先生有什么见教?” 魏征说:“当街强抢事犯律法,应当按照律法处置。” 太子有些迟疑:“不至如此吧?尹家那孩子年纪还小,只是有些胡闹罢了。且尹老狗给了银钱,那书生也接受了,咱们何必再插手呢?” “年纪还小就能当街强抢,长大了又该如何?太子如果过于纵容,他以后定会闯下大祸,那就是您的罪过了!”魏征义正言辞,“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①。还望太子严惩尹家,莫因私情而包庇。” 太子:“......” 太子无语地看着魏征,一脸“你不至于吧?”,但魏征正气凛然,显然不会退缩,太子只好妥协:“罢了罢了,我让尹老狗好好管教儿子,不许他以后再惹事。” “太子......”魏征还要说话,太子却打断了他,“我知道先生心性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但尹老狗追随我许久,他女儿尹德妃也一直为我办事,若是太不留情面,只怕伤了底下人的心,此事就小惩大诫,莫要再提了。” 魏征:“......” 魏征心里有一万句p要说,主公念着手下人是好事,但事事包庇就叫谋士头秃。 叫魏征说,尹家这儿子就不是好东西,平时没少仗着太子兴风作浪,现在连当街强抢的恶事都敢做,正该借机好好修理一下,也好杀鸡儆猴,免得底下人有样学样,都来坏太子名声。 况且此事中最无辜的是那书生,即便得了银钱,能抵得过玉佩的花销,却抵不过当众受辱之恨,之所以息事宁人,多半只是忌惮尹老狗和他背后的太子。 而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本该平等地为每一个子民做主,如今却包庇欺辱百姓的门人,叫泱泱万民作何感想? 尤其此人还是读书人,太子的根基可就是读书人! 魏征深知太子此举等同于挖自己的根基,但他到底什么都没说。太子看起来脾气好,但其实相当固执,一旦下定决心谁的劝都不听。 他心里一叹,想起杜如晦问的那句—— 宽厚仁善就是明君吗? 未必! 宽厚仁善而缺乏决断, 该狠的时候狠不下心, 清明盛世或许可做守成之主,但大唐初立,百废俱兴,他未必能担得起重担。 说起狠心,魏征不免想起李世民,李世民在战场上倒是极狠极残酷的,魏征正是因为见过他这一面才坚定地拒绝招揽,因为他不希望日后辅佐的君主是一位暴君。 如今看来狠也有狠的好处,他恨不得李建成能跟李世民学一学! 走出东宫的时候,迎面遇到了外出归来的李承道。 李承道比李承乾大两岁,今年虚岁七岁,或许是早慧的缘故,他比一般幼童成熟一些,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君子端方之态,这会儿不用下人抱,他自己走在前面,步伐从容坚定,仿佛一棵小小修竹。 见到魏征,李承道上前恭恭敬敬行礼,魏征连忙避开:“担不起担不起,您折煞微臣了。” 李承道温声道:“您是父亲的半师,也是承道的老师,尊重您是应该的。” 好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仪态风姿,难怪如此得皇上看重。 魏征老怀甚慰,太子虽然不尽如人意,好在下一代还有希望! ...... 半个月后,李世民带着几本册子面见李渊,在御书房待了小半天,随后李渊下旨在六部和国子监首先试用线装书和线装册子。 试用结果非常乐观,不久后李渊向天下公布此消息,并令官方书局和书院用线装书代替卷轴书。 此事在文人圈子引起震荡,文人讲究,规矩一套又一套,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线装书,搞出各种花样反抗。但线装书的优点实在突出,混乱